视力≠近视度数
很多人在眼镜店验光时,
都会问道:我的视力严重吗?要配多少度的眼镜?
验光师通常会说:视力差,要配xx度的眼镜。
其实这是一道伪命题,但不得不说,
这也暴露了一种错误的观念:
视力等于近视度数,视力差等于近视度数高。
首先视力和近视度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视力是指分辨细小的或遥远的物体及细微部分的能力,
简单说就是人们看清事物的能力,眼识别远方物体或目标的能力称为远视力,识别近处细小对象或目标的能力称为近视力。视力的好坏是以看清事物的远近来进行评判的。
影响视力的因素很多,眼部炎症、外伤、晶状体浑浊,玻璃体浑浊,视网膜病变等疾患都可以引起视力的下降,
但对于现在电子时代大部分青少年学生的视力下降多与用眼过度引起的眼部疲劳有关。
所谓近视度数
近视度数一般指的是屈光度,
对于眼睛来说最直接的屈光改变是反映在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上,
视物越近,晶状体的曲度就越大,调节起来更费力,反映在自我感觉上是眼疲劳、干涩;
其实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根据本身的视物需要来调节弯曲程度,进而改变焦点达到看清事物的目的。
简单说来,近视度数是指眼角膜的屈光度,视力是指眼底视网膜成像的能力,
相同的度数可以有不同的视力,同理,相同的视力也可以有不同的度数。
虽然同一个人在相同的时期度数越高,视力就越差,但视力和近视度数并没有绝对的关系,更不成比例。
因为真正的在验光的过程中,有的近视度数度,测视力表显示0.2,有的近视只有度,测视力显示也是0.2。
所以,这只是一个检查标准。
视力1.0=好眼睛?
No!视物持久时间是现代视觉品质的基本要求。
当代社会如果视力达到1.0绝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儿,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人的眼睛完全处于放松状态,
他们当中95%的人眼部同样有着酸涩、肿胀、眼干、流泪、视物重影、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造成这些的幕后黑手是长期高强度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导致视力1.0这类人群,极容易达到“视疲劳和双眼视觉功能异常”
有专家指出:看的清楚只是视力的第一要求,但这并不代表着视力1.0的眼睛就可安然无虞,
视物时间的长短、舒适程度才是当代人们视觉品质的基本要求。
其实最近流行的眼部初老症现象,
实质上就是双眼视力异常类型中的一种,
是指由于长时间使用3C产品,过度用眼而出现视觉模糊、视力下降、眼睛的干涩、发痒、灼热、疼痛和畏光等不适现象。
简言之是指长期近距离用眼导致调节能力不足,进而出现了双眼功能的而退化,造成“老视”症状。
其实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裸眼或戴镜视力非常好,可一旦看书写字就会出现重影、串行、眼酸等症状,对此有眼部专家指出:双眼视异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数量正在逐年攀升,这类人群会经常表现为不爱学习,看书一会儿就累,注意力无法集中、眼睛容易疲劳等,且医院误诊。
而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是平常不注意用眼卫生所导致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