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让你知道如何选择激光近视手术

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治疗近视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激光手术就是其中很受欢迎的一种。可是医生们一般不会有时间给大家普及激光手术的来龙去脉和优劣比较。所以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送方便,聊一聊目前常见的近视眼手术设备和技术的利与弊,更重要的,还有小编刚得知的最新治疗方式,简直是近视患者的终极福利,大家快拿小本本来记好哦。

近视眼激光手术换句话说就是激光近视手术,它包括准分子时期(PRK、LASIK、LASEK)、半飞秒时期,全飞秒或全激光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同时技术还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

一、准分子时期PRK手术

什么是PRK手术?

中文全称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简称PRK),就是指用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的一种手术方式。

优点:

手术操作简单而且无瓣,术后不会出现瓣相关并发症,这应该是满足近视患者对手术的基本要求了,但是它还有明显的缺点。   

缺点:

手术后病人有明显疼痛,而且它破坏了角膜前弹力层完整性。更重要的是PRK在矫正度数上有局限性,只能矫正中、低度近视,遇到高度近视患者就没办法了。

LASIK手术

什么是LASIK手术?

中文意思就是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简称LASIK),是指用机械刀制作角膜瓣,准分子激光改变眼角膜弧度从而治疗近视眼的手术。

优点:

术后没有疼痛感,,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第一天就可以正常用眼。    

缺点:

LASIK对医生的手术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医生技术不足够专业的话,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不全瓣、游离瓣等。 

LASEK手术

什么是LASEK手术?

和LASIK不同的是,LASEK是采用酒精浸泡制作一个角膜上皮瓣,然后在瓣下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

优点:

制作的角膜上皮瓣较薄,剩余的基质床相对较厚,因此更适合于近视度数较高的人群。

缺点:

酒精的浸泡会导致眼表炎症反应,患者术后有疼痛感,小编觉得这实在是一件很难忍的事。

二、半飞秒时代

近视手术进入飞秒时期后,技术有了大幅提升,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小编给大家科普几种常见的:

瑞士LDV达芬奇飞秒激光

什么是瑞士达芬奇飞秒激光?

作为飞秒激光,瑞士LDV达芬奇飞秒激光,是全球飞秒近视手术的主流设备。

优点:

术后效果良好,而且切削角膜瓣的厚度比角膜板层刀更薄,一些角膜比较薄原本不适合用机械刀制瓣的lasik手术的患者也可以做手术。

缺点:

但是作为飞秒时代的前期设备,达芬奇还是不能避免技术上的缺陷。比如下面这些:

制作角膜瓣时间长,负压吸引的力量较大,患者术后不适感明显,没有达到真正飞秒激光的水平。而且术中制瓣中心定位的时候无法观察,只能依靠医生的经验。

美国IntraLase

什么是美国IntraLase?

IntraLase飞秒激光是由美国眼力健(AMO)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新型眼科设备,较之早期的LDV飞秒激光,IntraLase术中中心定位时已有监视器检测,术后视觉质量更佳。

优点:

治疗适应症更广泛可用于近视手术中制作角膜瓣和角膜移植手术中制作植片及植床,以及角膜基质环植入术中做角膜切口。

缺点:

一旦出现前房气泡(就是平时可以看到的,从瞳孔、黑色或棕色的那个区域,一直到前面透明的角膜那一部分,属于前房),对准分子激光的跟踪系统会有一定影响,自然就会影响手术效果。而且手术中患者不能移动眼球,不然也会对术后视觉质量造成影响。

德国鹰视FS

什么是德国鹰视FS?

鹰视FS飞秒激光是快速、准确个性化手术的理想平台,是全新一代的飞秒激光。

优点:

角膜瓣制作更快,术中中心定位也配有监视器检测,除了可以屈光手术治疗外,也可用于角膜移植制瓣,并且可以设计任意形状及任意厚度的角膜瓣。

缺点:

还是要求医生必须有较高的手术技术,手术不到位极可能产生一些并发症:瓣移动,上皮植入等。

这样一分析,小编发现目前常见激光手术还存在一些问题,术后有疼痛感,手术效果不稳定,创口大等等都足以让近视患者望而却步。

但毕竟小编也不是吃素的,总有好消息带给大家,医院近视手术中心斥巨资对手术室进行升级改造。全面升级,引进两款新型顶级设备:一个是号称准分子界的“劳斯莱斯”:高效、稳健、精准、独创、安全,卓越性能,无可比拟;另一个则是全球最顶尖的飞秒激光设备,唯一能进行“全飞秒”的设备。

两大顶级设备结合全新手术方式,可以为近视手术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手术定制,不仅如此,医院眼科中心专家团队还将于本月31号特召开交流会议,为近视患者保驾护航,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最完美的视觉质量,更有回馈患者的全飞秒最大幅度优惠活动。至于详细的优惠额度是多少?小编卖个关子,下期咱们一起见证近视手术全飞秒时代的奇迹降临。

专家简介:

杨于力: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第三军医大学医院眼科角膜、近视屈光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病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病理学组委员,全军眼科学会角膜病学组委员

8年获得华西医科大学眼科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角膜疾病及屈光矫正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专攻各种眼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屈光矫正手术。目前主持省级基金课题1项,重庆市科研基金1项,第三军医大学创新科研基金3项,第三军医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子项目1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第三军医大学创新科研基金2项,第三军医大学二级乙等临床新技术1项。目前担任中山眼科中心主办的《眼科学报》杂志的编委,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参编专著2部。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中做大会发言及专题发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gdjs/4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