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会近视吗?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月光怎么能看成霜?山背后的路又怎能看不见?难不成李白和陆游都是近视眼?
李白和陆游还有待考证……
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有据可查的近视眼。
南宋人叶梦得曾记载,欧阳修近视后读书很困难,只能听书童朗读,有时甚至会影响办公。
不过与如今不同的是,古代的近视眼是一种贵族病。古时候读书人少,文盲率高,平常多用自然光源,熬夜读书者少。
即便是写毛笔字时,也十分注重坐姿,保持健康距离,不易伤害眼睛。所以除了坐拥万卷的大户人家,一般人很少也很难近视。
因为宋朝时还没有眼镜,所以欧阳先生只能在「人工电台」书童的朗读中继续自己的读书生涯了。
到了元朝,眼镜从西域传入我国,但当时的眼镜均由高级水晶制作,且是进口货,价格居高不下。除王公贵族外,普通人家很难消费得起。
那么,眼镜是什么时候走向民间的呢?
下图是明永历年间仇英所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在画作右下角「兑换金珠」招牌左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年知识分子。
让我们放大看看
就是这位可爱的八字胡老爷爷,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出现在画中的眼镜佩戴者。不过他戴的是近视眼镜还是老花眼镜就不得而知了。
末代皇帝溥仪,据说是一名°近视患者,他一生都和眼镜为伴,他不仅是末代皇帝,还是「末代眼镜皇帝」。
现如今,80%以上青少年近视患者,近视的度数也随着手机的不断升级而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古代还没有成熟的眼科诊所为人们造福,而如今,有眼管家为大家带来各种各样的眼科服务,从此不再担心。
广东眼管家,为您提供全面的眼健康管理与服务,扫描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