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年会暨儿童眼病及眼视光新进展学习班的现场,来自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的何鲜桂教授进行了《儿童远视储备标准值与近视防控关口前移》精彩的分享。
会后,何教授接受了童资讯专访,并围绕远视储备的重要内容、如何制订远视储备标准值、如何解决儿童远视储备不足等几方面进行精彩解读。
何鲜桂教授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硕导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技术中心
上海交通医院
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如何理解远视储备?举例瞳瞳一年级时,体检视力1.2(5.1),他很骄傲地告诉同学他视力很好,医生却告诉瞳瞳,近视风险很高,要加倍保护眼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远视储备值不足!以上案例告诉我们视力好并不代表屈光储备安全。那什么是屈光储备呢?可以把屈光储备比喻成“视力的银行存款”,可以早期地预警我们离近视的路有多远。
我们之前的研究也发现,假设我们1-3年级的孩子远视储备低于50度,这些孩子在两年内发生近视的概率可能性超过85%,如果远视储备低于度,四年内发生近视的风险也非常大。我们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把一部分虽然现在视力是正常,但远视储备不太充分的孩子挑选出来,进行强化的预防,就能够把这个关口前移到视力下降之前,这个也是我们现在降低近视发生率,包括进而降低近视率,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很重要的一环。采用有效积极的手段,让近视晚点发生,少发生,轻发生。很多有关远视储备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对内的数据进行标准的测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地方标准预研制立项,经过专家的多轮讨论与修改,现在意见形成了初步的文稿。
那么,我们是如何制订远视储备标准值?理想状态下,我们应该有一个从0岁开始的队列,随访至18岁,每年用比较公正的散瞳方式进行散瞳验光,到了18岁把不近视的人挑出来,再看这些人每年屈光分布的范围,这就是他的远视储备值。但非常遗憾,我们全球都没有这样的队列。
从图可见,如今孩子近视还是很严峻,10岁的孩子P50的屈光度-0.13,到11岁-0.50,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这样情况几乎达到近视的诊断标准。这是实际的分布,但如果要告诉一个没有近视的孩子,你现在远视储备是否充足,我们还是没有相应的依据。
这是我们用一年短期的数据来进行倒推的方法,我把18岁不近视的人挑出来,再找到他们在17岁时分布的值,找到这些值再把16-17岁的一年队列找出,再把17岁这些人找出来,再把16岁的分布找出来。就得出平均屈光进展量,每年在不同的年龄段,不近视的人的进展量,再进行累计的加和,就得到在这个年龄段一直到18岁如果在比较好的情况下,不近视他的远视储备值是多少。
远视储备参考值通过估计,3岁时应还有度左右的远视度数存款,6岁时度左右,10岁度左右,才可能在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前提下,到18岁时候还有余款,不发生近视。平时我们要确定一个孩子的远视储备值,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与成人相比,儿童眼睫状肌有很强的调节能力,直接验光不准确,通常12岁以下儿童需采用眼药水进行暂时调节麻痹,才能测出准确度数。
散瞳方法对照表远视储备应用——判断屈光发育阶段只有初筛小瞳结果怎么办——屈光建档初筛方案案例同样裸眼视力为4.8(左)、4.9(右)的两个孩子,他们以后是否一定不近视呢?上海在屈光建档建立已经进行10年了,实现每年4-18岁全覆盖建档,筛查技术列入全国方案、防控指南、国家标准。
当远视储备不足怎么办?1、“目”浴阳光: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幼儿园儿童每天3小时以上
2、连续近距离用眼休息:中小学生“”/幼儿园“”法则
3、少用或不用电子产品,护眼指数:电视>电脑>手机
4、保持良好读写姿势:“一尺一拳和一寸”
5、在良好的视觉环境下用眼
6、均衡营养,不挑食,不偏食,少甜食和含糖饮料
7、确保充足睡眠: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每天
8、定期检查眼睛——每3-6月1次
不足与展望不足:
①标准值制订数据库样本区域局限,样本量小,随访周期短。
②屈光和眼轴以及更多指标的联动应用方案仍待探索。
③针对检出近视高危个体的有效干预措施亦亟需持续探索。
展望:
在全国范围有计划分区域抽样建立队列,从3岁长期随访到18岁。
以上为课程内容节选,特别鸣谢何鲜桂教授接受童资讯的专访!
编辑:童小讯
审核:童资讯团队
精彩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