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近视,早调理,早发现,早干预

不可否认,青少年近视下降快很大程度上与如今的学习压力和电子产品的普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还有不容忽视的就是家长的不了解以及不重视,孩子的眼睛处于发育阶段,如果近视后得不到好的控制,近视度数会随着孩子成长发育而发展加深。

原因:了解孩子近视原因,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家长应在生活中适当做调理辅助,在来致眸视力康复中心护理的同时,日常也要注意保持。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机制中处于重要地位,尤其是高度近视。我国调查发现,母亲近视、父亲近视、父母均近视的人,患近视风险是父母均不近视者的1.5倍以上。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大,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加上握笔、坐姿不对,让眼睛压力很大。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几乎成为人人离不开的"伙伴”,近距离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延长。研究发现,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使眼压增加、眼轴变长,导致近视。

户外运动不够

增加户外运动可使视网膜受光照时间增多,光照刺激利于视网膜合成和释放多巴胺,使眼轴缩短,从而防治近视。而学生和上班族户外运动时间往往不足。

饮食不合理

吃甜食过多、吃粗粮太少、长期偏食挑食、爱吃油炸食品的人,近视患病率明显高于饮食合理者。原因就是,上述饮食习惯会使维生素B缺失

吃糖能和近视有什么关系?真的有关系!

糖分在人体内代谢时,需要大量维生素B1帮忙,并降低体内钙的含量。维生素B1对视神经有养护作用,其含量的高低会影响到视神经的状态。而钙是眼部组织的“保护器”,缺钙不仅会造成视网膜的弹力减退,晶状体内压力上升,眼球前后径拉长,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容易发生近视。吃糖过多还会使近视度数增高!因为吃糖过多,血糖增高,相应地降低体液的渗透压,使眼球内房水渗透到晶状体内,引起晶状体变形,屈光度增高,加重近视。

1、钙等微量元素缺乏,从而影响眼球正常发育。

远视储备很重要

孩子的视力是否正常,主要需要看的是眼轴的数据,正常成年人的眼轴长度应该是24mm,人出生时眼轴平均长约17.3毫米。随着身体的发育,眼球也在不断地发育,眼轴逐渐增长,直至正常。而如果眼轴增长超速,则会成为近视眼。

比如4-5岁的儿童,应当有-度的远视储备值,如果孩子的远视储备值度数很低甚至没有,则意味着这孩子很可能会在稍大一些后成为近视眼。

家长监督用眼习惯

01

家长平时应该带孩子多去户外运动。研究表明,增加孩子户外运动时间,对于预防近视有显著作用。同时,平时应注意孩子用眼距离、时长,监督孩子每用眼40分钟,休息10分钟。

02

监督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连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不应过长,每用眼40分钟左右,就应当远跳或闭目养神10分钟。

03

确保孩子充足的睡眠以及保持营养均衡。减少糖分的摄入,尽量以蔬菜水果为主,不偏食。睡眠时间保持在6-8小时间。

早发现,早干预

0-6岁的为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视力问题在这段时间发现出来,治愈的几率更大。因此专家建议,孩子3~6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全面视光检查并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屈光发育档案就是给孩子眼睛做一个屈光发育评估,看看孩子有没有近视、远视和散光等。比如一个3岁孩子做视力检查,为孩子建立视力发育档案,一年后,再次复查,家长就能从检查数据中,发现孩子的视力发育趋势,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已近视,早调理

7岁以后,随着孩子的上学,每天的学习用眼实践日益增加,不良的用眼习惯和长时间的埋头学习,使眼睛负担过重,眼内外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看远处时,眼睛的肌肉不能放松而呈痉挛状态,这样看远处就感到模糊而形成近视。

甚至有的学生一个暑假视力就下降了。近视开始以后,一般以每年50-度的幅度增加。为了孩子不发展到高度近视的程度,就需要进行调理及养护。早发现早调理,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及时缓解眼部疲劳,放松睫状肌,才能养护好我们心灵的窗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hfsl/5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