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看远看不清,为什么那个小孩是近视,我家小孩就是‘弱视’呢?”
在日常接待中,科晰近视矫正中心视光学老师经常会碰到爸爸妈妈提出这样的疑问。
视光学老师都会耐心地做出解释,道理也是很简单:
假设近视的孩子和弱视的孩子,裸眼视力都是0.5,但是近视的孩子戴上眼镜,视力就能矫正到1.0(或对应年龄最好矫正视力),可是弱视的孩子戴了眼镜后矫正视力不提高或无法矫正至正视。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区别。
视力发展的两个黄金期
视力发展的两个“黄金期”分别是:
1.第一阶段7岁左右
2.第二阶段是青春期,大约在12~15岁。
近视的成因主要在于近距离长时间的刺激会加速眼睛从远视状态向正视状态改变:在第一个“黄金期”,尽管孩子的眼睛处于远视阶段,但如果给予长时间近距离的刺激,如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看书、识字等,必然会加快眼球变长的速度。
同样,在第二“黄金期”,过重的课业负担,过度疲劳地使用眼睛,也会加快眼轴变长。这样使得本来应该在18-20岁时发育成正视的眼睛,被迫提前几年变成正视,但此时眼球还未发育成熟,它在成长中不断拉长眼轴,逐渐形成近视。
把握“黄金期”,爱护好视力
在第一个“黄金期”尽量不要让孩子过多读书识字,应多参加户外运动。在第二个“黄金期”,患近视的孩子看黑板时戴眼镜,看书写字时不要戴着眼镜。因为近视的眼睛刚好适合近距离工作状态,戴眼镜看书会使这种状态被打破,眼睛会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平衡,加深眼睛度数,近视的发展速度将明显加快。
所以,孩子视力不好,不要想当然的就认为是近视。一旦发现孩子视力不不好,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眼视光机构进行检查并及时矫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