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RS丨郭海科教授解析高度

编者按: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高端人工晶状体(IOL)的不断研发,以及人们对舒适良好的视觉效果的追求越来越高,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逐渐被广大医师和患者所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屈光性白内障手术。那么,对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是否适宜开展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呢?如何选择IOL以获得舒适持久的全视程的良好视觉效果呢?医院的郭海科教授受邀出席在日本京都举行的APACRS大会,并作为演讲嘉宾,在“PRESBYOPIA–ElegantSolutions”论坛中发表了主题演讲:“MultifocalIOLImplantationintheCataractwithHighMyopia”,分析探讨了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策略、技巧和IOL的选择等,并分享了其宝贵的临床经验。下面为您简要介绍郭教授的精彩演讲内容。白内障手术目的

现代白内障手术的目的是什么呢?郭教授分析道,目前白内障手术的期望主要是良好的视觉质量。首先,是视觉清晰舒适;其次,是具有理想的屈光状态,包括良好的近距离和中等距离的视觉功能与良好的昼夜视觉。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发展及IOL的研发,目前我国白内障手术已逐步从以恢复视力为主的防盲白内障手术发展到以拥有良好视觉质量为主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那么,问题来了:屈光性IOL(多焦点IOL)植入术是否适合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IOL选择

关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IOL选择及是否可选择屈光性IOL,郭教授表示,我们关心的主要是:如何选择和评价合适的病例、术前检查测量精确度如何、是否有合适的多焦点IOL、预留度数应如何确定、术后视力是否能达到预期、术后满意度如何等问题。

难点和挑战关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植入屈光性IOL的难点和挑战,郭教授分析道,首先是长眼轴问题。患者眼轴(axiallength,AL)较长时,运用传统IOL度数计算公式所得IOL度数往往折射率过低,可致患者术后远视漂移[1-2]。郭教授列举了部分既往文献研究,结果显示,下列临床应用的IOL计算公式所计算长眼轴患者的IOL度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0.5D):说明无论应用何种公式在非正常眼轴的IOL计算时准确性仍存在问题,需要多次的重复测量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并采用多个公式的对比计算以及根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眼轴的比例进行调整。此外,LingWang等人在圣地亚哥ASCRS大会上也谈到关于IOL度数计算存在偏差或误差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有效人工晶状体的位置(ELP)、角膜屈光状态(包括角膜前表面曲率和后表面曲率)及折射问题等。其中,关于术后ELP的预估,还与AL、前房深度(anteriorchamberdepth,ACD)、角膜曲率及IOL计算公式的常数等相关。手术要点与流程管理郭教授分析道,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屈光性IOL植入术要点以及流程管理程序主要为:1.角膜状态符合屈光性IOL植入术的要求,如规则散光、总高阶像差小,无明显慧差、三叶草、色差等高阶像差;2.排除眼底的病变及评估黄斑功能非常重要;3.精密生物测量:根据不同长度的眼轴,采用不同的公式和常数优化,根据ACD、LT的影响,选择合适的IOL度数和预留度数;4.个性化选择IOL类型:散光矫正型(Toric)IOL、复曲面IOL、衍射型多焦点IOL、局部折射型IOL、散光多焦IOL,或不同附加度数IOL联合植入等。

病例分析

病例1

女,57岁,诊断:“左眼白内障C3N3P3”;既往双眼高度近视,于年行“LASIK手术”,年行“双眼ICL植入术”。查体:VA:右眼裸眼视力20/20,近视力20/30,左眼裸眼视力20/60;右眼晶状体透明,左眼晶状体混浊,评级为C3N3P3;双眼ICL在位;右眼底视网膜呈豹纹状,视乳头旁见近视弧;左眼底窥视欠清。特殊检查如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分析、OCT等结果如下:

左右滑动

采用屈光不正激光矫正术后患者适用的Higis-L公式计算得出IOL度数如下:采用BarrettTrueKFormula所计算得出的IOL度数为:

手术方案

患者要求术后拥有远、中、近全距离视力,患者右眼视力正常,左眼仅需一次手术,手术后双眼远视力可互相配合。因此,郭教授建议行“左眼ICL取出+phaco+IOL植入术”,使用耐受性好的,附加度数低的多焦点IOL或者EDOFIOL。最后,选择了区域折射型多焦点附加屈光度为1.5MP15IOL,对于屈光手术后的角膜状态有很好的适应,又得以获得舒适的全距离清晰视力。

随访情况

术后第一天,左眼远视力0.8,中距离视力1.0,近视力0.8;术后1个月,远、中距离视力均为1.0,近视力为0.8。患者表示非常满意。

病例2

男,47岁。视力:右眼:0.08(矫正:0.2),左眼:0.08(矫正:0.3),患者右眼有超过1.00D的散光,左眼散光比较低,手术设计应用MIXMATCH的手术方案,选择右眼+3.00D的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RT),在矫正散光的同时获得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左眼使用+2.50D的多焦点IOL以获得良好的远中距离的视力,双眼同时视可以达到全程的良好视功能。术后2周,患者双眼的远中近视力分别为:1.0,0.6,0.8。

左右滑动

最后,郭教授还分享了高度近视使用三焦点IOL的良好效果,目前有很多公司推出了三焦点IOL,在获得远、中、近视力的同时,又降低了光学干扰,所以在规范的评估、测量计算IOL屈光度的基础上,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选择多焦点IOL可以获得好的全程视力,同时其有非常高的患者满意度。

结论

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行多焦点IOL植入术,术后视力与真实生活视力一致:舒适的阅读距离,利用三焦点IOL或者混合植入的多焦点IOL可以达到计算机工作的便利性,不同距离的景观独立性增强,远、中、近距离的视觉平稳过渡,低的附加屈光度和EDOF多焦点IOL可以获得清晰的中距离视觉;即使是高度近视眼也能获得优异的视觉效果。此外,患者的生活方式更加积极乐观。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植入多焦点IOL时,要注意手术后眼表的健康状况,例如干眼的治疗;教育患者近距离阅读时应保持适当的距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双眼手术间隔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为一周~二周),因为双眼的同时视功能对多焦点IOL有互补作用。

郭海科教授团队

台湾中坜大学眼科中心林鸿源教授,前德国的白内障屈光手术学会主席、海德堡大学眼科中心主任GerdAuffarth教授和郭海科教授合影(从左往右)郭海科教授培训东南亚国家的年轻医师郭教授分享会议所在地京都的美景

专家简介

郭海科,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院长;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医院集团副总院长,首席白内障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专家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防盲及流调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视力损伤学组委员,卫生部防盲办专家指导组委员,美国眼科学会会员,美国宾州大学眼科中心特聘客座教授。《中华眼科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华眼外伤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眼科新进展》等杂志编委。是多次在AAO,APAO,WOC,APACRS及全国眼科年会上进行手术演示的专家。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医生百强榜白内障专业前十强医生,获亚太区白内障手术功夫大师赛第一名,医院眼科主任,广东省眼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中南六省防盲治盲指导中心主任、广东省防盲治盲指导办公室主任。医院院长,南方医科大学和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参考来源:1、Zaldivar,Shultz,DavidorfandHolladay.JCRS;26:-74.2、MacLaren,Sagoo,RestoriandAllan.JCRS;31:-90.

往期回顾

APACRS丨郭海科教授现场速递:“大师专场”干货满满,大会首日精彩纷呈

ESCRS丨郭海科教授为您点评大会精彩,人工晶状体领域信息量很大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孩子会不会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hl/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