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呈现低龄化、度数高的特点,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在日常接待中,经常有近视患儿家长问:“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孩子的视力恢复正常?”
而在调查中,居然有近五成的家长不知道近视是治不好的,是不可逆的。
总有很多商家,宣传有各种“神奇”方法可以治疗近视,也有很多焦虑的家长抱着侥幸心理选择相信。
为什么会近视?我们如果把眼睛当成一台照相机,我们的角膜(黑眼珠)以及眼睛里的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底的视网膜就相当于相机底片。
而眼轴就是从角膜顶点到视网膜中轴线的距离长度,相当于镜头的最前面到底片的距离。
当各个“部件”一切配合到位,眼轴长度适中的时候,物体就会完美地落在视网膜上,这时候成像最清晰。
当眼轴太长的时候,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在视网膜上就是模糊的像,导致我们看远的东西不清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近视(轴性近视)。
近视为什么治不好,是不可逆的?通常,随着孩子身体发育,眼轴也会一点点增长。
新生儿时期,眼轴比较短,只有17mm左右,这时候生理性远视大概是+3.0D;
3岁时,眼轴长到约22mm,大概有+2D的生理性远视;
6岁时,眼轴约22.5mm,大概有+1.5D的生理性远视。
近视人群的眼轴长度通常大于23.5~24mm。
由于眼球的发育是一条“单行道”,眼轴这辆“车”只有继续前进和停车两种选择,不能调头也不能倒车。
因此,近视一旦发生只能继续增长和停止增长两种可能,不会减少,更不能根治。
近视无法逆转,那孩子近视了怎么办?由于孩子的眼睛一般在18岁才发育成熟,在功课繁重及看电视、上网等不断造成用眼过度疲劳的情况下,睫状肌痉挛在配镜后依然持续恶化,最终导致很多孩子一次又一次配框架眼镜,度数却不断加深,直至高度近视。
专家认为,在孩子眼球发育期间,通过防离焦抑制眼轴增长的方式来矫正近视,可以有效控制近视加深。
角膜塑形镜,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角膜塑形镜采用的是逆几何特殊设计,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在戴到角膜上时,镜片与泪液因分布不均会产生一种流体力学效应,促使角膜组织重新分布,改变角膜几何形态,逐步使角膜弯曲度变平,抑制眼轴拉长生理冲动,从而有效改变眼屈光度,阻止近视的发展。
因为,整个塑形过程是一个持续压平,弹回去,再压平再弹回去的,反反复复的一个物理过程。所以佩戴者一定要坚持佩戴,才能使角膜得到持续塑形,达到矫正近视、控制近视发展的目的。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