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家长都比较关心的话题——“假性近视”。
1.什么是假性近视呢?
我们都知道“假性近视”不是近视,它其实是一种双眼视功能的异常,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调节过度使睫状肌持续性地收缩痉挛,晶状体厚度增加,使物体不能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因其症状与近视相似,但其又与近视存在本质的区别,故而称为“假性近视”。
2.孩子一旦出现“假性近视”,可能会伴随着以下症状:(1)看东西模糊,视力不稳定;(2)近距离工作后眼胀,头痛;(3)对光敏感,畏光;(4)看远不清楚,过一会儿会缓解,从视近转为视远时聚焦困难。3.近视的概念
我们常说的近视是由于眼轴的增长或(和)角膜曲率的变陡改变了眼睛整体的屈光状态,使物体不能清晰的成像在视网膜上,表现为看远不清楚。
4.“假性近视”和近视的区别:
两者产生的原因不一样:“假性近视”是一种视功能异常,由于调节过度,晶状体变凸,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是眼睛整体的屈光状态发生改变,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
两者症状相似但略有不同:近视表现为看远不清而“假性近视”不仅表现为视物不清还伴随着畏光、视疲劳和调节过度的症状。
“假性近视”和近视最大的区别在于“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放松调节得到缓解或消除,而近视的度数是不会下降和消除的。
5.如何发现孩子是否为“假性近视”呢?
我们可以通过散瞳来辨别“假性近视”和近视。散瞳是利用药物使睫状肌麻痹,放松多用的调节,获得真实的屈光度来排除“假性近视”。
6.孩子“假性近视”了该怎么办呢?
有些家长可能对“假性近视”的认识存在传统思想上的误区:认为“假性近视”是不需要处理的。但其实“假性近视”同样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假性近视”不能通过传统的配镜来解决,但是如果不做处理,长此以往,孩子视物不清伴随着视疲劳的症状,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有可能会变成近视。
所以对待“假性近视”不要置之不理,而是通过药物或者专业的视觉训练来放松调节,使其能清晰视物,缓解视疲劳。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尽量多参加户外活动。
转自:医院视光中心点“阅读原文”报名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