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怎么组装
台式机主机外观示意先说一下台式机电脑的归类:大致分为两个阵营的三大类;
第一种就是Windows系列的
第二种就是苹果电脑系列的
第三种是服务器系列的。
苹果电脑多数为品牌机一体成型的,没有太多组装空间,市面上常说的就是Windows系列的组装电脑台式机。
那么好了,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下台式机的基础必要组成本分。
大致分为软件和硬件,软件说白了就是装系统,因此要现有硬件。
硬件分为四大块:主机、显示器、输入端设备、输出端设备。
主机包括:
机箱、主板、CPU、内存条、机箱电源、硬盘(有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显卡(如果CPU自带集成显卡,或对工作使用无要求的,独立显卡是格外加选项)、CPU散热器、机箱风扇
台式机电脑机箱机箱:机箱型号和外观有很多种,实用型的就是金属机箱,花里胡哨的有侧透可以看到内部结构的透明侧板的那种,还有形状怪异的异性机箱,但大多数都是方块形状的机箱。
机箱的分类:紧凑型(Mini-ATX)、标准型(ATX)、中大型(E-ATX)
紧凑型机箱,Mini-ATX,只适合紧凑型主板,也就是小主板,标准主板有可能放不进去,就算是能放进去的话,有可能其他的配件会很拥挤,这会造成两种情况,一个是想要的配件装不上,一个是稍大的配件装进去之后,机箱散热不好,这类只适合住校的大学生,或者经济基础不足也能基础用来办公或电脑性能要求不高的商务小电脑。
标准型机箱,ATX,适合标准型和紧凑型主板,大型主板不适用(加长款主板),有一些是适用的,但还是上一个问题,就是太拥挤,所以这类机箱又叫作“中塔机箱”,方块型站立式的机箱。
中大型机箱,E-ATX,加强型的中大型机箱,适合任意一种主板尺寸,空间足够宽敞,且非常的笨重,除了体型大,空间大,重力很沉,占地面积多,其实中大型机箱多用于服务器类型的配置,几乎市面上可DIY自由组装的电脑配件都可以加进去。也叫作“全塔机箱”!
主板主板:主板分为多种类型:紧凑型(小主板)、标准型(标准尺寸的主板)、加强型主板(加长型主板)、服务器级主板(大的多CPU接口的主板,其他接口也非常多)、服务器主板(标准或加强型的服务器主板)
紧凑型主板,适合小机箱紧凑型机箱,几乎不可以接入太多的配件插口,比如内存条,很有可能只可以插一条或者两条的极限。且显卡接口有的没有,有的只有一条,拓展的声卡接口也几乎没有,USB.0的接口也少得可怜
标准型主板,适合大多数人使用,可以接不超过4条内存条的接口,一枚CPU,1~2个M.2条形固态硬盘,或2~4个左右SATA接口的固态或机械硬盘,有显卡接口但只有一个,有声卡接口,有前置.0版USB集成插槽接口,有基础后置的USB接口,且新款标准型主板有拓展后置的type-C的接口,声卡多数为5.0声道及以下,7.0声道的也有,很少,同时这类主板多数有~4种显示器数据线接口(VGA/DP/HDmini/DVI);
加强型主板,以上两种主板的性能及接口都有或有少许差别,但足够可用;
服务器级主板,和,服务器主板;这两类和以上自由组装电脑不同,这里不多做赘述。
Intel的CPUAMD的CPUCPU:CPU可以区分主机在两大阵营,因为主板的CPU接口,是相辅相成的;
常见主板接口和CPU就只有这两种品牌:Intel得,和AMD得。
Intel的分类:有赛扬、奔腾、至强、酷睿等型号,
但一般组装台式机电脑多选择酷睿系列,
系列多以CPU的内部核心数高,给采用D渲染用CPU核心数的职业使用,比如室内设计,用的渲染软件是Dmax的V-ray渲染器,就可以选用至强E型CPU,主打一个核心数多,性价比,这个是另一个技术分析了,在此不多赘述。
AMD的分类:有弈龙、速龙、锐龙等系列型号,
X系列和FX系列,线程撕裂者系列也有很多,
在兼容性的问题,和用户体验感的反馈,AMD品牌的CPU,也是可以优先主打核心数的利用率去选用。因为目前电脑CPU核心数最多的CPU,就是AMD速龙的线程撕裂者系列。
但是有些用户因为某些套装或个别的功能性上,也会在俩家CPU上左右横跳的来回试用选择使用和适用性。
CPU的接口:
在针对CPU接口的设计开发上,每一款或系列CPU,不管是品牌还是多少代,都只针对于主板的接口来相互开发。
且,在CPU的安装和外观上也有区别
Intel系列的酷睿系列CPU中,多数是以接触“面”的触点制造的,所以针脚就设计在了主板上;
AMD系列的CPU中,多数是以针脚在CPU上,“面”的触点设计在了主板上。
不同的CPU,选择不同的主板,或者倒过来互相选择彼此,性能不同,价格不同,核心数不同,运算速度不同,等等都是CPU打核心竞力!
以酷睿系列为例:针脚数目的CPU,就只能选择CPU接口的主板,否则组装不成功,还容易弄坏了针脚;且,在选择CPU散热器的时候,散热器扣具和尺寸,也要和CPU或主板的型号接口相匹配。同时,就连内存条的兼容性也要考量进去。
内存条内存条内存条牌子有很多,主要以版本和速度频率来定义
几乎被淘汰掉的DDR接口内存条,不可扩展大内存,局限性小,新款主板几乎不可用
正在量产且逐步一点点退出电脑舞台的DDR4接口内存条,多可以扩展到G内存容量,大多数品牌主板都兼容,且主板是否兼容此版本需要查阅主板的参数配置
整逐渐抢占市场的高端DDR5接口的大内存高速度内存条;目前属于“高端内存条”,因为很贵,其次是速度很快,而且可拓展的内存容量多数主板都是卡在G左右,之后会更大内存,但目前和DDR4内存相互切磋满足市场需求。
内存条速度:赫兹频率,标注的频率越高,速度越快,
如:、、、等等。
内存条存储大小:以G为单位的;
DDR最大一个内存条只有8G内存;多数只有两个接口,也就是16G双条,再高几乎没有
DDR4最大可以做到2G单个内存条;拓展可以达到G内存上限;接口在普通标准主板上最多可以有8个;
DDR5最大可以单条达到64G一个,赫兹频率速度比之前的都快,发热也高,属于高配置电脑配件,目前行价较贵,不建议小白或平民普通用户选用。
在选择时,要考虑到内存条针对主板和CPU的兼容性,不然有可能买的太好,其他硬件不匹配,或性能过剩等情况。
台式机机箱电源机箱电源:首先要了解一点,数码设备几乎用的全都是直流电;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等这些,内部用电设备部件,都是用的直流电,不要理解错了。
电源和有些电源线接口的转接头,都是功率不等到“变压器”或者说是交流电转换直流电的一个“仪器”。
那么机箱电源,也是如此;
我们都知道居家用电为V的"火电",也叫作交流电。
机箱电源就负责把火电转换成电脑机箱内部配件适用的直流电。
机箱电源规格分类:非模组电源、半模组电源、全模组电源(或叫作模组电源)
非模组电源非模组电源,就是机箱电源的线材不可拆卸,线材与机箱电源为一体式的电源,造价比其他两款更少;
半模组电源半模组电源,就是机箱电源的线材,除了主板、CPU的必要供电线是与机箱电源一体不可拆卸之外,其他的线材是分体式的,可以自由接入或舍弃。
全模组电源全模组电源,是机箱电源中的高端设计款式,电源本体和线材都是分开的,电源本体上有各类适用插口,可DIY自由接入适用。
硬盘硬盘硬盘大致在结构上分: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是在一个盒装的机械驱动设备内部,安装着一片或多片高质量材料的光盘的形式,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内容,承载电脑软件系统等等,运行方式是以直流电能通电驱动内部光盘转动,磁头写入和读取的盘符配件
固态硬盘:是以存储颗粒的形式,以直流电能驱动内部电路板的程序,完成数字存储的形式进行数据和系统,以及各类电脑内容的存储写入读取
优缺点:
机械硬盘内容在损毁后可修复,相较固态硬盘的运行,写入和读取的速度慢,使用寿命较固态盘更长久;价格同等存储容量上,较固态硬盘更低廉一些。
固态硬盘内容在损毁后几乎很难修复,但运行速很快,快速的写入和读取速度,使用寿命相较机械硬盘要短一些;价格在同等存储容量上,较机械硬盘要贵一些。
SATA接口SATA接口和M.2接口: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都有SATA接口的款式;但是目前摩尔定律下的数码科技产品发展,新款式M.2接口的诞生,又让固态硬盘的写入和读取速度提升了不少。
M.2固态硬盘M.2接口的固态硬盘,可以直接安装在主板上,规格又长条的也有短条的,同等存储容量上,比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要贵一些。
显卡(独立显卡)显卡主要功能是图形图像运算及呈现;不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组装电脑中,可以非常昂贵标准的奢侈类配件。属于独立显卡范围。
如果对图形图像和显示效果,以及渲染三维产品工作或视频工作者,对以上这些没有硬性要求,可以不用选择独立显卡,只要CPU自带集成显卡就可以.
但是如果相关工作有要求,那就必然要选择独立显卡,且在CPU上可以适当选择不带集成显卡功能CPU,节约一点点费用。如果是为了担心显卡出故障,电脑还能继续开机使用,那就要选择独立显卡的同时,也选择有集成显卡功能的CPU,这样一来,独立显卡如果出问题,还可以把显示器接口对接到主板上的数据接口,临时可用,等显卡修好了或者换新了,再接着用显卡的接口。
总之这个不多赘述,有需求就用,没需求就用CPU集成显卡就够了。
组装台式电脑DIY兴趣行列里面,显卡是上不封顶的配件,没有之一!
显卡分类:
以前是两大类,现在独立显卡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大类了。
N卡:英伟达公司老黄的显卡,很牛,市场很广,型号很多,各种品牌都有,核心就是英伟达的核心,而且可便宜可贵,市场价乱七八糟的,二手的也能用,新的也心疼,因为有可能是矿卡,但是现在没那么坏了,因为新版的40系列,贵的离谱,矿不起。
A卡,AMD公司的显卡,emmm……个人使用体验上,不太适合搞三维渲染工作选用,看片刷剧打游戏,可以试试。
I卡,就是Intel公司的新产品独立显卡,毕竟以前人家的CPU一直有设计集成显卡的,所以独立显卡就等于是把以前的技术单独翻新一下,应该不是很难,至少对于Intel公司他们来说;不过由于新的缘故,市场上作为显示显卡还可以,但是游戏大作的和高端工作渲染的话,目前兼容性还是个问题,反正我用过,没买过。
CPU散热器直接接在CPU上面的,给CPU散热用的一个配件,零几年那会儿的都是自然物理降温的一块金属多叶片的装置;
后来随着性能提升,CPU发热越来越猛,就有了风冷散热器,就是几根管子接着散热导热的叶片装置,以风扇吹的形式把热辐射吹走,给外设的金属疙瘩降温,导走CPU传导来的热。
再后来热的离谱了,就出现了水冷散热器,有双风扇尺寸的,也有三风扇尺寸的,但是我用过,漏水了,不敢用了。平民慎用就对了,不然漏液烧坏了配件心痛啊
水冷就是有水箱的,风扇吹水箱散热,风冷是金属管道通金属集成叶片,风扇吹集成叶片。都是有可以好几个风扇的
风冷不推荐杂牌和塑料扣具的,推荐靠谱的金属扣具的,利民、九州风神什么的,水冷我没有推荐选项,土豪无脑上就行了。
机箱风扇就是给机箱吹风的风扇,风道别搞错了,搞错了白吹。
一般机箱后部有一个mm尺寸的,前边2~个风扇,有些是顶部也有尺寸,有些是底部,有些是在机箱侧盖上装。总之就是有进风,有把热风抽出来的,就对了。主打一个给风扇换风的功能。
能买静音就买静音的,不然会很吵。
尺寸有80mm的,有mm的,常见的是mm的,
接口有大4D接口的(接机箱电源来供电的),也有4针脚和针脚主板供电接口的。
显示器:显示器包括:高画质显示器、模拟画质显示器、会议大显示器、转接投影仪至幕布等等,多数以接口区分或功能性,
显示器设备的接口大致分为四种:
VGA接头DP接头模拟信号的VGA、和高于VGA质量的DP接口;
dvi接头高清数字信号的DVI接口,多用于投影仪或会议大屏幕
HDmini接头高清数字信号的HDmini接口,多用于台式显示器和新版投影仪,以及新款的会议大屏幕
高清低功耗的雷电接口,也叫作Type-C接口,或各类2.0/.0的USB接口等等。
显示器设备的接口,在不同环境下可以选择购买不同的线材,也可以选购各类相互转接的接口接头。
显示器的供电分为:三相供电插头线材,以及,圆柱针式管状插口电源;前者供电稳定,后者供电需要确认电压电流,否则会出现显示器供电不足屏闪的状况
输入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键盘、鼠标、麦克风、耳麦自带麦克风、手绘板、接麦克风的声卡、接视频录制设备的高质量视频采集卡、接演奏乐器的声卡、接乐器收音麦话放声卡的调音台等等
输出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打印机、音响、耳麦耳机、接耳麦或耳机的耳放、U盘、移动硬盘、投影仪、D打印机、各类工程机械设备等等
好了,以上配件都准备起了,拼起来就完成了,主板有说明书,可以详细告诉你接头接哪里。
都接好了,通电开机,能都转起来且持续,那基本没啥问题了,但是一定要对好型号哦,有个网站是专门可以查型号匹配的自助攒机的。
还有哦,核心部件造不了假的,因为让他们造也造不出来,比如CPU
都弄好了,就该装系统了,这个就是另一个知识点了哦,喜欢的话告诉我,
今天有关台式机怎么组装的话题就分享到这里了。
#组装台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