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的7个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质量为千克,时间为秒,电流为安(安倍),温度为开(开尔文),物质的量为摩(摩尔),光强度为坎(坎德拉)。
平常测量一些物理量,有时不会说到上面提到的基本单位,比如长度,寸、尺、丈或毫米、厘米、分米等,这些只是长度的常用单位,不是基本单位。
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有何区别?
平常单独表述中,使用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都没问题,但在物理计算中,用到相关物理公式,必须严格使用基本单位。
如果给出的已知量是常用单位,首先必须将常用单位换算成基本单位。物理量只有带上基本单位,才能在物理公式中参与运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一辆汽车的速度是96公里/小时,问2小时3分20秒,汽车行驶多远。按照物理学速度公式计算,非常简单,距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可是,物理不是纯数学,你不能直接用96去乘,先必须检查题中给出的物理单位,看其是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若果不是,就必须先换算成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换算完毕后,才能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
是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就要看它们的单位是不是由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组成的。
比如题中96公里/小时,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米/秒才是速度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因此96公里/小时这个速度值不能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保持单位的统一性,也能算出正确结果,但物理计算中,一般要求养成使用国际单位制单位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