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巷虎调尾,盆里龙抬头。有些人,根器极好,本应拳有所成,却偏偏成绩一般,只因练拳时,太过拘束,施展不开身法。太极的慢,不是沉闷。太极的柔,并非疲软。太极,阴阳互济的存在。沉稳含活跃,绵柔透坚韧,轻灵裹沾粘,弹抖藏松活。用太极思维,去主导练功,才练有所成。喜鹊叼绿萝,孩童穿花衣。有些通家,太极与形意,他都精通,用太极说形意,对形意有启发,用形意讲太极,对太极有所悟。所谓一通百通,拿到了底衬规律。灯下三个影,脚套两双鞋。练拳,别图表面,有些人练拳,为了好看,给别人表现。有了表演之心,拳就飘了,劲就浮了,东西就花了,功夫不扎实。
花里胡哨,兴许一层纸,一捅就破。平平无奇,却搭手就飞,沾上就跌。练功,要扎扎实实。表面功夫,都为视觉效果,很多动作,多此一举,碰到行家,用不出来。青丝穿针眼,大锤轰金鼎。劲是什么,体内活物。该细就细,该暴就暴。细时,抽丝缠丝,粘黏连随。暴时,强悍刚整,充气轮胎,又整又猛,太极刚圆护身。没门不硬闯,没灯不走山。练拳,不能闭门造车,也别胡编乱造。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首先要继承好,学扎实,学熟练,学通透,才能发扬光大。头顶开花,脚底生莲。每个人打拳,目的不同。有人讲话,拳就是拳,一拳就得趴下。有人不同,拳即是心,拳中透着善意。练拳,即是化解心中戾气。
起式时,脊柱暗暗走个波浪,前轮涌动,由肩到指,也形成余波。太极高妙之处,波中有旋,旋中有波。脊柱波浪时,同时绕肩,旋胛,拧肘,劲立马不同了。高手打拳,胸腰折叠之内,暗含缠丝劲,丹田,膻中,会阴,一波三旋。反过来说,螺旋劲是波动的,这句话你懂了,水平就上去了。这就好比,手臂波动之间,劳宫,尺泽,云门,同样一波三旋。波动是为了传导,传导什么?传导各点自旋。所谓麻花劲,是一种频率。
波旋即缠丝。不要直接拧,练到高阶时,都是波动着拧,粘劲里藏着杠杆,杠杆里含着沾粘。有些人站桩,看似不动,其实微调,波动与旋窍,很微妙的,揉成了一种小劲。你摸不着他,他却拔你脚跟。你推不到他,他却拧着撬你。你看牧羊人,鞭子一扬,凌空打个旋,在波动着抛出去。最明显的,是练大枪,波中带拧,枪杆波动颤抖,枪头翻拧出入。武行,把脊柱叫大龙。龙是什么,能波动入水,畅游五湖四海。能翻拧缠绕,盘七座大山。脊柱最为多变,用丹田拧脊柱,用肾囊涌脊柱。波旋不二,缠涌归一,这才是好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