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轿车者得天下。”这也使得国内轿车市场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比如有主打运动的“超跑”思域,也有专注实用与空间的大众速腾。可要我选择的话,我更愿意将这两种特点合二为一,那么斯柯达明锐PRO便是一个你无法绕开的选项。
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斯柯达明锐PRO直接移植了海外明锐RS套件,风格上更加富有侵略性。第二,斯柯达明锐PRO车身尺寸进行了全面升级,再加上经典的掀背式尾门,实用性有的保证。第三点就是全新的MQBEvo平台赋予了它电子架构方面的升级,智能化水平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但是口说无凭,我们同时找来了这个级别主打运动的本田思域,以及空间表现在同级别数一数二的大众速腾,让这三台车来一场同台竞技,同时也探探斯柯达这台加了PRO尾缀的明锐“超大杯”,表现究竟怎么样?
本次对比共包含加速、制动、麋鹿、空间和智能化五个部分。每项测试的第一名获得3分,第二名获得2分,第三名获得1分。最后统计每台车各项测试累计得分,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跑分王”。
一、0-km/h加速测试
(1)斯柯达明锐PRO
在这场测试中,我们首先要关闭三台车的牵引力控制系统,然后将驾驶模式切换到更加运动的挡位上。随后采用左脚踩住制动踏板,右脚踩住油门踏板的方式进行弹射起步,以便得出哪台车的0-km/h加速时间更短。
首先是斯柯达明锐PRO,它全系搭载了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爆发kW(Ps),最大扭矩N·m。相比于入门车型搭载1.2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速腾来说,斯柯达明锐PRO更能让你享受入门即澎湃的动力。
不过遗憾的是,斯柯达明锐PRO和不少大众、奥迪车型一样,无法采用弹射的方式进行起步,因此松开刹车的瞬间踩下油门踏板,是能够获取最快加速的唯一方法。
从加速曲线图可以看到,即使无法进行弹射起步,但斯柯达明锐PRO的加速初段表现依旧可圈可点,在1秒出头的时间,就可以获得接近0.7g的加速度,同时具有比较明显的推背感。
随着速度的不断攀升,加速g值逐渐回落到了0.4g附近。最终斯柯达明锐PRO的0-km/h加速成绩定格在了8.22秒,甚至相比官方宣称的8.5秒,还要快上不少。倘若支持弹射起步的话,相信它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2)本田思域
第二名上场的是名声在外的“超跑”思域,它搭载了一台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输出kW(Ps)的最大功率,N·m的最大扭矩。值得一提的是,这台车可以使用弹射的方式进行起步,转速最高可以来到0rpm。
加速曲线图显示,思域的加速过程是比较线性的,涡轮介入的非常平缓,整个加速区间的g值基本都维持在了0.4g左右,只有起步阶段来到了0.5g附近。整体加速力度与斯柯达明锐PRO相仿。
但思域0-km/h的加速成绩为8.16秒,同样比官方公布的8.6秒要快上不少。而它比斯柯达明锐PRO成绩亮眼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发动机输出功率更大,其次,弹射起步在加速初期阶段省下了不少转速攀升的时间。
(3)大众速腾
大众速腾的动力总成与斯柯达明锐PRO一致,所以它同样无法使用弹射起步的方式进行测试。
从加速曲线图可以看到,速腾起步后的转速攀升速度和斯柯达明锐PRO非常相似,踩下油门踏板后的1秒钟左右,迎来了整个加速的最高加速g值,然而却并没有达到0.6g。随后加速g值更是一路回落到了0.2g附近。
最终,大众速腾的0-km/h加速成绩为8.55秒。看来主打实用大空间的速腾,这方面确实不是它擅长的项目。
二、km/h-0制动测试
(1)斯柯达明锐PRO
当车辆时速到达km/h的时候,全力踩住制动踏板,从曲线图来看,斯柯达明锐PRO的整体制动力度的释放比较线性,踩上去不会有突兀的感觉,能够给予驾驶员更多的信心。同时,斯柯达明锐PRO的制动力度也并不算弱,刹车所产生的g值普遍能够维持在-1g附近。最终,斯柯达明锐PRO的km/h-0的制动距离为38.5米,表现可圈可点。
(2)本田思域
接下来是本田思域,同样当车辆时速到达km/h的时候,全力踩住制动踏板。制动过程的初段,本田思域的制动加速度最高可以接近-1.2g,后段回落到了-1g,制动力度不错,但制动力释放不够线性,而且轮胎抓地力不够,导致最终的成绩仅为39.83米。
(3)大众速腾
最后上场的是大众速腾,采用相同的测试方法,速腾的制动力度表现不错,基本能够恒定保持在-1g附近,并且整体的制动力释放也比较线性,最终它km/h-0的成绩为37.08米,表现不错。
三、麋鹿测试
(1)斯柯达明锐PRO
对于麋鹿测试,我们使用的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ISO-2标准。要知道,斯柯达明锐PRO可是搭载了四轮独立悬挂,之前海外版明锐的麋鹿测试成绩更是爆表,所以看似这里是本田思域的主场,实际上斯柯达明锐PRO是具有“踢馆”的实力的。
通过专业车手的测试,斯柯达明锐PRO可以通过麋鹿测试的成绩最快为78km/h,表现相当不错。而且整个过程ESP介入的非常及时,底盘表现也很稳定,即使以78km/h的速度进入,也不会出现重心严重偏移的情况。
(2)本田思域
本田思域的表现比较出乎意料,主打运动性能的它,在麋鹿测试中的表现并不怎么亮眼,最快成绩仅为73km/h。整个过程中,车辆ESP介入的比较晚,这也是造成它麋鹿测试成绩较为一般的主要原因。
(3)大众速腾
大众速腾的麋鹿测试成绩同样出人意料,仅从数据来看,最快74km/h的速度甚至相比本田思域也不遑多让。不过同台竞技就可以很明显的体验到平台差异,虽然速腾相比明锐PRO只慢了4km/h,但底盘稳定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进入麋鹿测试中的C区时,尤为明显。
四、空间测试
(1)斯柯达明锐PRO
空间测试环节包括两个部分,后排腿部空间和后备厢空间。测量腿部空间主要是国内消费者对这方面的表现尤为重视,而测量后备厢空间则可以体现一台车的实用性。
cm的身高为标准,调节好前排座椅后,对每台车的后排腿部空间进行测量,得出最终结果。后备厢测试则使用30*30*30cm的标准纸箱进行填充,看看哪台车的后备厢能容纳更多的箱子。
斯柯达明锐PRO的车长、车宽、车高都进行了全面的升级,当前排调整好坐姿之后,后排腿部空间经测量为mm。而且值得一说的是,明锐PRO的后排全系都标配了后排空调出风口,舒适性方面没的说,这也是另外两台车所不具备的。
后备厢的实用性方面,斯柯达明锐PRO继承了明锐经典的掀背式尾门,不仅开口更大,实用性相比普通轿车更强一些,部分车型考虑到掀背尾门开口大的问题,还配备了电动尾门,可以说是非常贴心了。
经测量,斯柯达明锐PRO的后备厢最多可以容纳多达12个标准纸箱,表现相当亮眼。
(2)本田思域
调整好前排坐姿之后来到本田思域的后排,即使坐拥“空间魔术师”的称号,但尺寸上的差距并不是那么好挽回的,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后排腿部空间相比明锐PRO时更加局促的。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本田思域的后排腿部空间,经测量为mm。而且本田对于配置一向吝啬,像是后排出风口这样的东西,甚至只有顶配车型才会提供,舒适性打了不少折扣。
打开后备厢,使用标准纸箱进行填充,由于是普通轿车的开合方式,本田思域的后备厢只能容纳7个箱子。
(3)大众速腾
大众速腾的空间表现一直是同级别车型中的佼佼者。果不其然,调整好前排座椅之后,经测量它的后排腿部空间为mm,和斯柯达明锐PRO相比也并没有逊色很多。
但即使大众深耕中国市场多年,深知国内消费者对于空间的喜好程度,但也无法弥补后备厢上的“先天缺陷”。经过实际测试,大众速腾的后备厢最多可以容纳9个标准纸箱,这样的表现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但无奈它面对的是拥有掀背尾门的斯柯达明锐PRO。
五、智能化水平
(1)斯柯达明锐PRO
明锐PRO硬件方面装配了多达15个雷达和5个摄像头,同时中控内置了斯柯达数字车联系统,可以实现安卓应用下载、地图在线更新、物联网、远程控车和支持多轮交互、自定义唤醒词的语音系统。
尤其值得说的两点啊,就是明锐PRO可以使用无线CarPlay和隔空手势操作,并且配备了很凸显科技感的W-HUD平视系统,可以实现仪表盘、W-HUD、中控屏和手机的四屏互联。
另外在驾驶辅助方面,斯柯达明锐PRO搭载了大众3.0智能场景驾驶辅助系统,这套系统包括了具备识别行人、自行车,可以在65km/h自动刹停的AEB自动紧急刹停功能;带启停(跟停时间超过15秒)和交通标志识别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以及可以自动扫描两侧车位、可选车头或车尾、倒车紧急刹停功能的PLA3.0自动泊车系统。
这样的配置水平,可以说是在同级车型中傲视群雄。
(2)本田思域
正所谓有得必有舍,性能上的出众让它在其它方面做出了一些妥协。虽然思域配备了HondaCONNECT系统,内置了高德地图,但可以实现的功能比较有限,实在有些让人提不起兴趣。
(3)大众速腾
可以很明显的发现,MQBEvo平台赋予车辆在电子架构层面的升级是明显的,想要让大众速腾智能化水平达到能够比肩柯斯达明锐PRO的高度,不升级平台的话,是很难做到的。
总结
写在最后:
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斯柯达明锐PRO凭借其全面的发挥成为了本场对比名副其实的“跑分王”,也不难看出这款“超大杯”的明锐,确实是非常有料。
实际上,明锐PRO的这一次更新迭代既称得上“脱胎换骨”,也算得上足够聪明。“脱胎换骨”是因为全新平台的搭载让它使用了四轮独立悬挂,底盘稳定性也得到了大大的增强。此外,全新架构也赋予了这款车更加紧跟时代的智能化水平,相比之前可谓是质的飞跃。
“聪明”是因为如今国内消费群体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它也恰如其分的装上了海外明锐RS的套件,来满足年轻人的口味。再加上超大的车内空间,完美符合了国人选车的喜好。
LED头灯、电子驻车、发动机启停、6安全气囊、电子挡把等十项配置均为全系标配,可以说是“入门既高配”。再配合斯柯达的一贯定价策略,15万元左右的明锐PRO,可谓是相当具有竞争实力的一款车。当然,斯柯达一贯的“性价比”标签也并未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