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说:铛铛铛,科普时间到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小科会为大家带来最专业最全面的眼科知识,希望小科可以成为各位宝妈宝爸育儿过程中的好帮手哦!
人眼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附属器。人眼的外形接近球形,称为眼球。眼球有许多相关部分组成:
1.眼球壁2.纤维膜3.角膜4.巩膜5.血管膜6.虹膜7.晶状体8.脉络膜9.视网膜10.盲点(眼)11.虹膜部12.睫状体部13.视部14.脉络膜部15.内容物16.房水17.晶状体18.玻璃体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三部分加上外层中的角膜,就构成了眼的折射系统。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前房、后房,约有0.15~0.3ml,它具有营养和维持眼内压力的作用。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借助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联系,是一种富有弹性的透明组织。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充满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具有折射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玻璃体和晶状体房水、角膜等一起构成了眼的屈光间质,并且对视网膜和眼球壁起支撑作用,使视网膜与脉络膜相贴。在外伤或手术中,一旦发生玻璃体丢失,就容易造成视网膜脱离。屈光不正:是人眼屈光系统非正常情况阐述。也就是人眼屈光能力范围无法满足人眼眼轴之间成像的匹配。屈光不正是人眼本身器质之间的不协调的表现。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视网膜成像与凸透镜成像相似。晶状体就相当于一个可变焦距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可以接像的光屏。视觉成像是物体的反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成像于视网膜上。再由视觉神经感知传给大脑!这样人就看到了物体。对于正常人的眼睛,当物体远离眼睛时,晶状体变薄,当物体靠近眼睛时,晶状体变厚。而近视眼是由于人的晶状体肿大,对光折射能力强,只能看的清近物。远视眼是由于人的晶状体边薄,对光折射能力弱,只能看的清远物。近视,是一个视觉现象。人眼看到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端。主要表现在看近清楚,看远不清楚,近视由人眼的调节机能不足引起。近视实际上是一个看的能力范围缩小的表现。近视眼是一种眼睛结构的变化。包括眼轴拉长(高度近视)或是其他器质性病变。那么,近视的成因是什么呢?不单单是遗传、用眼不卫生这么简单哦~来了解一下近视的成因,做好预防也更深入明白自己近视的原因!内因(1)遗传素质近视眼已被公认有一定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度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远视眼,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度。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2~20岁时进展更快,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度,可到度~度或度。这种近视称为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生退行性病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外因即环境因素,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但经休息或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视力可能改善或是完全恢复。因此,有人称这种近视为功能性近视或假性近视。但巩膜组织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性压迫下,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近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深,而且不能再被阿托品等所缓解。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不注意良好的用眼习惯,视觉卫生,都是形成近视眼的直接原因。不注意全身健康更能促使近视眼的发展。表现1远视力下降2视力疲劳3眼位(易产生外隐斜)4眼球突出5眼底病变治疗长期以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的近视眼治疗探索,但对一些方法的有效性,一直存在有很多争议。一般认为配戴近视眼镜作光学矫正是较基本的方法,但是长期佩戴近视眼镜会形成“死鱼眼”、度数持续增长、眼部受到损伤、影响孩子前途、高度近视容易导致并发症产生等等,可通过永康智能降度镜和视功能训练!根据孩子视力情况和家长对孩子视力的要求,如果保持视力还略有提升、控制度数降度数,降度镜就可以,如果家长对孩子有更高的要求,想摘掉眼镜,那么就加上视功能训练,3—6个月,裸眼视力可提升3-6行以上!爱眼知识——远视远视是一个视觉现象。人眼看到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主要表现在看近不清楚,看远也不清楚(5米以外)。远视由人眼的调节机能不足引起。实际上也是一个看的能力范围缩小的表现。人的眼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眼球的发育而逐渐延长。新生儿眼轴短,都为远视眼。随着眼轴延长,远视眼度数逐渐减小,直到发育完善,成为正视眼。孩子一般在6-7岁时,眼轴基本发育到正常水平,视力达到一生中最佳的视力水平,有的孩子视力是1.0、1.2、1.5甚者是2.0。如果6、7岁还有度左右的远视,也属于正常,但是如果到了8、9岁,还有远视度数或远视度数偏高就证明孩子眼轴发育比较迟缓。对于远视的孩子想要矫正远视视力可通过视功能训练来恢复视力。成因1、光性远视指由于眼屈光系统的屈光力减弱而导致远视眼。根据导致屈光力减弱的原因,又可以分为两类: 1)率性远视:眼球任何屈光面的弯曲度变小所导致的远视眼。如扁平角膜,晶体表面弯曲度小等。 2)性远视眼:指眼的屈光力正常,但是眼轴较正常眼短而产生的远视眼,这是造成远视眼最常见的原因。新生儿眼轴长度平均18mm,属于生理性远视,随着生长发育眼轴日渐加长,直至变为正视眼,这个过程称为眼的“正视化”。若眼轴发育在某一阶段停止,正视化不充分则形成轴性远视。2、数性远视由眼的总屈光指数或部分屈光指数低于正常所引起的远视,如角膜、晶体、房水屈光指数降低或玻璃体屈光指数升高。 临床上把度(简称3D)以下的远视眼称为轻度远视;3D~6D的远视称为中度远视;6D以上者称为高度远视。轻度远视患者大都为青少年,具有代偿性调节功能,其远、近视力都正常,并能看清任何距离的物体,这种远视眼称为隐性远视。中度远视或年龄较大的患者,其调节力较差,不能完全代偿,其代偿的剩余部分称为显性远视。隐性和显性远视合称为全远视。表现1斜视远视程度较大的学龄前儿童由于过度调节和过多的集合,使视近反射失调而诱发内斜视或内隐斜。2眼底改变轻度远视眼的眼底是正常的。中度以上的远视眼,眼底可表现视乳头较小,色泽潮红,边缘模糊稍有隆起,颇似视乳头炎,但眼底可矫正,眼底长期无变化,故称为假性视乳头炎。3视力减退轻度远视具有调节代偿能力,其远、近视力都正常,犹如正视眼。但远视程度较高者,其远、近视力均不正常,且年龄越大,调节力越弱,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环状光圈越大,物像越模糊,因而近视力比远视力更差。为此,远视眼的视力,减退是取决于远视程度和调节力的强弱的。4视力疲劳远视眼患者无论是看远或看近都较正常人使用更多的调节力,且集合作用量也很大,这就破坏了视近反射的平衡协调,使之长时问处于近距离用眼状态。天长日久就会出现视力模糊、眉弓部发胀、头痛、思睡、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调节性疲劳体征。分类1低度远视+3.00D,在年龄时由于能在视远时使用调节进行代偿,大部分人40岁以前不影响视力2中度远视+3.00D~+5.00D,视力受影响,并伴有不适感或视疲劳症状,过度使用调节还会出现内斜3高度远视+5.00D,视力受影响,视物非常模糊,但视觉疲劳或不适感反而不明显,因为远视度数太高,患者无法使用调节来代偿。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隐性远视,在未行睫状肌麻痹验光时难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幅度或能力下降,被调节所代偿的显性远视则逐渐暴露出来。治疗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轻度远视如无症状则不需矫正,如有视疲劳和内斜视,即使远视度数低也应戴镜。中度远视或中年以上远视者应戴镜矫正视力,消除视疲劳及防止内斜视的发生。但是佩戴远视眼镜并不能完全降低远视度数,可以通过永康自然综合疗法的视功能训练进行修复。模糊的世界光影重重散光散光是指屈光系统表面(主要是角膜)各径线的弯曲度不一致,经过这些径线的光线经屈折后不能聚集成一点,而是结成前后两条互相垂直的焦线。因此物体在眼内的模糊影像不止一个,而且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无论看近看远都不清晰。散光是角膜先天发育的问题,角膜弯曲度径线有一条或几条和其他径线弯曲度不一样,物象形成2个或2个以上的焦点,孩子看东西模糊、有重影。成因规则散光多数是由于角膜先天性异态变化所致,还可能存在晶状体散光。也有些后天引起的散光,比如眼睑长针眼或粟粒肿,长期用眼姿势不良(如经常眯眼、揉眼、躺着看书等等),这样眼皮压迫角膜也会使角膜弧度改变,发生散光并使散光度数增加,另外,一些眼科手术如白内障及角膜手术也可能改变散光的度数及轴度。散光对视力的影响比近视要小,也就是同样度数的散光和近视,散光的视力会好于近视的视力。比如:散光度可以看到视力表0.4、0.5,但近视只能看到0.2左右。表现1视力模糊视力模糊与散光的程度和方式密切相关。有轻度散光的人视力通常正常,但在看某一距离的物体时可能出现头痛、眼疲劳和视力模糊。有严重散光眼的人视物不清和扭曲。看远看近都不很清楚,近距离工作时间稍长即眼胀头痛阅读窜行或有重影。2视力疲劳对于视网膜上的模糊图像需要不断进行精细调节,加上视物发生扭曲,故散光眼,特别是远视散光眼患者,容易发生视力疲劳。复性远视散光眼的年轻者往往可以用调节进行弥补,根据调节程度可以形成假性单纯性远视散光、假性单纯性近视散光或假性复性近视散光。3正常的头位和眼位双眼有高度不对称散光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散光矫正后可以恢复。高度散光者看远处目标时常常眯眼,达到针孔和裂隙作用,以提高视力。通过针孔或裂隙看东西,可以减少散光对视力的影响。医院给出的结论是散光治不了,理由在于散光是角膜先天发育的问题,物理的方法不能改变角膜的状态。但是永康的视力自然综合疗法却能解决散光问题,不论是视功能训练还是永康智能降度镜都可以通过提升孩子眼部整体的调节能力、提高人眼视网膜中心凹的成像质量,来提高散光孩子的视力,消除散光看东西重影看东西模糊的现象。比如:度散光,裸眼视力0.4,经过3个月训练,裸眼视力提升到1.0,彻底摘掉眼镜!弱视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者称为弱视。3岁以下,矫正视力低于0.5;4―5岁,矫正视力低于0.6;6―7岁,矫正视力低于0.7;7岁以上低于0.8,或是双眼矫正视力相差2行以上。)矫正视力在0.1—0.2为重度弱视;0.25—0.5为中度弱视;0.6—0.8为轻度弱视。成因1斜视性弱视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儿,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射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2屈光参差性弱视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两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度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以至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此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度以上,远视在度以上,散光≥度或兼有散光者。双眼视力相等或相似,并无双眼物像融合机能障碍,故不引起黄斑功能性抑制,若及时配戴适当的眼镜,视力可逐渐提高。4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5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表现1视力和屈光异常2分读困难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即对视力表上的单开字体(如E字)分辨力比对成行的字要强。3弱视只发生在幼儿双眼弱视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4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患者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5固视异常弱视较深者由于黄斑固视能力差,而常以黄斑旁的网膜代替黄斑作固视。偏心固视是指中心窝外固视,其形成的学说很多,但其表现有中心凹旁固视、周边固视、黄斑旁固视、游走性固视。治疗屈光不正类型的视力障碍视功能发育是正常的,戴镜矫正视力能提高到1.0。而弱视看不清楚是视功能发育不正常,戴镜视力达不到1.0,通常都低于0.8。目前市面上有几大类治疗弱视的方法:
1、医院:戴近视、远视或散光眼镜
2、针灸、按摩3、治疗仪(描图为主)4、弱视治疗软件(类似于找茬游戏)青少年眼部知识斜视斜视,患有斜视眼病的眼睛。成因斜视眼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出生后才形成的。它与眼部解剖、神经支配、调节与屈光(近视、远视、散光)、视系统功能发育及家族遗传有关。后天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因意外或疾病影响眼神经,眼球肌肉疾病等等,都可造成斜视。表现儿童轻度的内、外隐斜视不会引起眼睛不舒服,斜度高的才有眼睛不适垂直性隐斜视有较明显的眼睛不舒服,旋转性隐斜视引起眼睛及全身不适症状很明显。隐斜视的症状也与全身健康情况、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隐斜视常出现以下症状:1久视之后常出现头疼、眼酸疼、畏光,这是由于持续使用神经肌肉的储备力而引起眼肌疲劳。2阅读时出现字迹模糊不清或重叠、串行,有时可出现间歇性复视,间歇性斜视,如果用单眼看反而觉得清晰、省力等,甚至发生双眼视觉紊乱。3立体感觉差,不能精确地判定空间物体的位置和距离。隐斜视还可出现神经放射性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结膜和睑缘充血等症状。治疗验光配镜:先检查眼底有无病变,然后再做详细的验光,确定屈光不正的度数,有远视或远视散光者,应给予配镜矫正。不少斜视戴一段时间眼镜后,眼睛不斜了,或斜视度数明显减少了。对于这样的孩子,要鼓励他坚持戴镜,看远看近都要戴,不可间断,一般坚持戴半年左右就可以看出效果来。戴镜后应每隔1年验光1次,以便随着年龄的增长,调整眼镜度数。科育社科学育儿尽在科育社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