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视是最常见的眼科障碍之一,未来十年里,世界上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或受到近视的影响[1]。近视可能会增加个体患更严重的眼科并发症风险,如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青光眼和白内障[2]。导致近视发展的生理基础目前尚不明确,但临床医生一直以来都承认空气污染会刺激眼睛,导致灼烧感和过敏,并最终导致眼睛的干涩和发炎。之前的研究表明炎症确实会对调节通路产生影响,最终导致近视的发展[3]。
儿童近视似乎与接触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关,来自中国医药大学的万磊教授以及其同事组成的课题组的最新结合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暴露与近视的发展存在相关关系。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临床和实验证据能够提高人们对于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影响的认识。
万教授表示,近数十年来,近视的发病率与空气污染都表现出迅速上涨的趋势,这也吸引了研究者提出空气污染对于近视长期影响的问题。他在研究中指出,目前很少有研究直接检测炎症反应对于近视发展的影响,而他的团队的研究则提供了临床和实验的证据,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证明了空气污染导致的炎症是近视的一大风险因素。
作者及其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台湾空气严重污染地区85%的15-18岁儿童患有近视。接着,研究者通过利用国家数据库中的数据,计算了超过1.5万名近视儿童的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暴露水平,证明了污染物浓度升高与近视发病率升高之间的联系。
动物模型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相关关系,暴露在可吸入颗粒物中的仓鼠会患上近视,而没有暴露的仓鼠则不会。另一组仓鼠虽然暴露在可吸入颗粒物环境中,但接受了抗炎物质白藜芦醇的治疗,这似乎阻止了它们患上近视。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炎症是导致近视的关键因素。
很多其他的因素都会对近视的发展和严重程度产生影响,如身体质量指数(BMI),户外活动时间以及高强度的学习,未来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确定近视的病因和机制。
但本研究证明了空气污染是导致近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万磊教授称:“我们希望这一研究能从临床的角度出发,提醒公众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
阅读推荐
本文摘自Elsevier旗下期刊
扫描获取更多该期刊信息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