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统计局松江调查队开展了松江区中小学生近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44%的中小学生患有近视,其中过半的学生在10岁至15岁时近视;七成以上家长认为电脑等电子产品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此次调查采用网络调查的形式,共有位学生家长参与。受访家长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小学4年级至初三这个年龄段,占比81%。按照学生近视情况划分:不近视的占56%;低于度的占28%;-度的占15%;高于度的占1%。四成以上中小学生患有近视。
引发近视的原因有哪些?
调查发现,过半学生是在10岁至15岁时近视的。家长认为造成近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喜爱玩电脑等电子产品、读写姿势不正确、不良用眼卫生习惯、连续学习时间过长、户外体育锻炼时间较少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喜爱玩电脑等电子产品,有77%的家长选择了该选项。
62%的家长非常关切学生的用眼健康,医院或诊所检查视力,常常提醒孩子,甚至花大价钱治疗孩子近视。77.2%的家长表示花费在元以内;2.3%的家长表示在-00元;2.3%表示在00-元;2.3%表示在元以上。
调查不是目的,关键是如何防控近视。据了解,《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防控目标,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根据此次调查中家长们的反馈,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和强化户外锻炼的相关措施的实施效果获得八成以上家长认可。据调查,目前36%的学生每天在线学习时长为1小时以内;30%为1至2小时;18%为2至4小时;2%为大于4小时;14%为几乎没有在线学习。
防控近视,家长们有一些期待和顾虑。81%的家长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增加学生在校户外活动时长(不少于1.5小时),19%的家长认为应当继续落实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措施。部分家长有在高考后带孩子去进行近视手术治疗的打算,但是对医疗市场仍有顾虑,担心治疗机构夸大产品治疗效果、担心治疗方式不合理、担心产品质量无法保证等。
对此,一方面家长们也应改变教育观念,避免出现“因升学竞争压力大,学校控制作业时长的同时,家长主动给学生增加课外作业”的情况。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松江调查队建议,相关部门加大近视医疗的宣传科普力度,减少家长的技术顾虑,医院的近视医疗,严格监督私人医疗机构的产品质量,定期审查医疗资质。文字:符静
图片:网络
编辑:沈莉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