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最直观的一把“尺子”。
今年以来,南京市浦口区坚持问需于民,统筹推进各项建设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交出了养老、教育、住房、就业、医疗等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成绩单。这份成绩单里,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一笔笔勾勒出浦口区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幸福画卷。
老年人在助餐点用餐
从社区到家庭,用心打造有温度的助老服务
菜品营养均衡,设备消杀规范,桌椅等等都进行了适老化设计……在江浦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天都有很多老人前来就餐,大家欢声笑语,吃得放心、舒心。
这是年浦口区民政局推进的社区助餐点示范项目。为了帮老人们解决“吃饭难”问题,加快社区助餐点提档升级,促进为老助餐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今年浦口区选取康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星甸邻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两个点位进行助餐点标准化、示范性打造。助餐点尊重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菜品营养注重均衡,能够为常见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嘌呤)等特殊饮食要求的老人制定针对性配餐方案。目前,每个助餐点可以容纳近90位老人同时用餐,为3-5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配餐服务。除了两个市级示范性社区老年人助餐点,近年来,浦口区始终在扩大城乡社区助餐服务覆盖面,新建社区老年人助餐点19家,实现社区老年人助餐点覆盖率达80%。
浦口区一直在用心打造有温度的“助老”服务,除了可定制的助餐服务,浦口还推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建立养老服务时间储蓄、兑换等激励、保障机制;开设家庭养老床位65张,为名半失能、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打造养老服务新业态;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实现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改造提升标准化区域性服务中心2个。
杨瑞清
让城市、乡村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教师节前夕,中宣部、教育部公布了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12人的名单中,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杨瑞清赫然在列。杨瑞清是浦口人再熟悉不过的老教师了。年,杨瑞清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回乡到五里村小学任教,一干就是40余年。这40余年里,原本只有几间低矮教室的五里村小学,逐步发展成为如今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基地于一体的行知教育集团。
行知的变化也是浦口教育事业发展的缩影。在越来越多“杨瑞清们”的努力下,浦口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有“齐头并进”均衡发展,也有名校、名师引领打响优质教育资源品牌。看“基建”:年全区学校类重点建设A类项目11个,总投资32.亿元,永宁中学等多个学校舍出新,南审实验学校等5个学校运动场地改造,新办幼儿园、初中各1所。数“名师”:年浦口实施“十百千”和“三名”引培工程,余晓燕老师被选为首批江苏省职业教育旅游跨业融合“双师型”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红兵老师被选为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崔媛媛老师荣获全国首届中学思政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特等奖,十多名教师获评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学科带头人……比“名校”:浦口与省教育学会和晓庄学院等合作,《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获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正全力冲刺国家教学成果奖;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深入实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实验区项目,在桥林片区共建中小学、幼儿园;继引进金陵中学、游府西街小学后,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批复浦口区组建中华中学、南京一中浦口教育集团,今年已开办中华中学城南中小学和珠泉幼儿园,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开花。
“真金白银”保障群众住有所居、住有宜居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众望所归,然而申请流程繁琐、涉及部门多,需要牵扯很多精力,让很多居民有想法却不愿迈出“领头”一步。这一步在浦口的一些老旧小区迈得却格外顺畅,比如凤凰花园小区,不到一年时间里已经成功增设电梯9部。浦口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仅审批环节就涉及5个部门、8个审批事项、40份申报材料、40个工作日,程序复杂繁琐。为了更好满足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的愿望,浦口区在全市首推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一件事”改革,设立“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一件事”专窗,由区房产局牵头,实现“一窗办理、集成服务”,帮助居民特别是老龄人口圆了安居“电梯梦”。
今年,浦口区对11个老旧小区片区进行出新改造,每个老旧小区的个性化问题都得到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海都嘉园小区居民希望增加小区绿化、提高安全性,经过改造,小区增建了非机动车棚、充电桩、插座以杜绝飞线充电问题,补植恢复园区绿化多平方米,显著提升了小区居住环环境;金珠花苑小区老年人口比例很高,浦口区将其作为智能化改造的试点,增设人脸识别录入设施和大数据分析系统,特别设置智慧养老模块,利用科技手段直观了解老年人居家时长,及时发现风险并提供针对性提示。
安居方能乐业,今年以来,除了老旧小区改造出新,浦口区还进一步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实现交付入住6个保障房项目,共套;安置房小区办证完成率达90%;拿出“真金白银”,强化补贴政策,多渠道筹集房源,托起新市民、青年人等本区无房居民的“安居梦”。
直播带岗
线上线下结合、校地企联合“浦聚力量”
今年以来,浦口区人社部门开展了多场特别的直播——这些直播不“带货”,只招人。
据了解,今年春季,南京各大高校暂停举办各类线下校园招聘活动,校园招聘面临“进不来、出不去、见面难”的难题。为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浦口区贯彻落实“稳就业、保就业”工作部署,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积极搭建高校与驻区企业人才交流平台,深入推进就业服务进校园。由政府为辖区企业与高校“牵线搭桥”,企业以带岗直播的形式在线招聘,通过这种形式,辖区内三四家企业在重庆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招聘到了不少优质人才。
随着疫情形势的转变,线下招聘也陆续进行。毕业季,浦口区以“浦聚力量智引英才”为主题,带华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北京伯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进校园,招揽本地毕业生。与此同时,浦口还将目光放得长远,聚焦集成电路、轨道交通等主导产业特色,从就业意向、专业匹配等方面摸底了安徽、山西、甘肃等地的高校,做到就业服务和人才招聘“两手抓、两不误”。
今年以来,浦口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新增大学生就业参保人,城镇失业人员就业人。发放就业创业补贴余万元,惠及近千家次企业和两万余人次。创新实施“浦芯精英”人才定制培养项目,为名高校学生发放奖学金万元,并提供个以上实习实践岗位。
从“看病不过江”看“15分钟健康服务圈”
日前,浦口区2家医院正式上线。患者可以在线预约挂号,在线“排队”,在线图文或视频问诊,就诊结束后,还能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线上购药,药品由快递配送上门……这一模式,帮很多患者省去了排队等待、往返奔波的麻烦,同时也医院“扎堆”的情况。
“过去十年里,我们‘看病不过江’的愿望实现了,没想到,如今看病还可以不出家门!”年近六十的张阿姨手机“玩得溜”,第一时间尝试了线上就诊。她有些慢性病,医生查阅了她过往的就诊记录,又结合线上问诊情况,为她开具处方,让她坐在家里就完成了一次复诊。
医院“开门营业”,医院也在加快扩展升级。眼下,医院浦口分院三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建成后计划新增病区24个。依托“院府合作”,浦口分院紧跟医院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突破各项瓶颈。如今,医院派驻浦口分院专科已达25个,60余名专家跨江坐诊,让看病不过江成为现实。
坚守“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浦口区各类医疗资源正加快布局:今年以来,浦口打造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中医药特色服务站20个,启动乌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推进桥林、星甸、汤泉、永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后运营……“15分钟健康服务圈”多点开花,群众“就医满意度”节节攀升。
通讯员浦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刘丽媛
校对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