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总是不断地会问:“你们治疗近视采用的是哪种方法?”虽为同一病症,其病理各有不同,则所用方法也各有不同。
导读:近视眼中医名“能近怯远症”。笔者根据“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此窍不通”,“心者,神之舍也”,“神光者,谓目中自然能视之精华也。夫神光原于命门,通于胆,发于心。”等理论,采用升阳泄阴、补阴壮阳、益心定志、养血安神、舒肝明目、温补命门等法,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于下:
治疗六法
01升阳泄阴法:
东垣说:“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能近怯远症,如兼见耳鸣失聪,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无力,口苦咽干,脉虚无力者,法当升阳气泄阴火。方用加减益气聪明汤
02补阴壮阳法
海藏说:“目能近视知其有水,不能远视责其无火”。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能近怯远症,如兼见精神不振,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方用补阴壮阳汤
03益心定志法
《灵枢·大惑论》说:“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审视瑶函》说:“过虑多思,因乱真而伤神志”,神志伤则目不能远视。
能近怯远症,如兼见心悸气短,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细弱者,法当补益心气,定志安神。方用加味定志丸
04养血安神法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诸脉者,皆属于目”,“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审视瑶函》说:“久视伤睛成近觑”。
能近怯远症兼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宜养血安神。方用加味补心汤
05舒肝明目法
《灵枢·脉度篇)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矣”。若肝气郁结,经络涩滞,则目之光华不能发越于远。
能近怯远症,如兼见眉骨酸疼,头痛眼胀,干涩昏花,脉沉弦,或沉而无力者,法当疏肝解郁。方用加减舒肝明目汤
06温补命门法
《审视瑶函》说:“夫火在目为神光”,“夫神光原于命门”。又说:“近视乃火少”。命门火衰,神光不足,而成能近怯远症。
眼目昏暗,时见黑花渐成内障者,宜温补命门。方用加味补肾丸
.近视眼虽然可以验光配镜矫正视力,但有的仍不断发展,需多次更换镜片。高度近视眼,常能引起玻璃体混浊,黄斑及视网膜出血、萎缩、变性、裂孔、脱离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审视瑶函》说:“久视伤睛成近觑”,“劳瞻竭视,能致病而损光华”。所以从事文字工作,描刺雕刻,绘图设计,及其近距离工作人员患近视者多,尤其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不注意用眼卫生,看书写字姿势不正,距离太近,时间太长,字迹太小,照明不良,等都是酿成近视的外因。但也有长期从事精密近距离工作而不患近视的,也有农民、文盲、学龄前儿童患近视的,或只有一只眼患严重近视的,因此不能忽视内在因素。
近视眼的治疗除排除外因外,还要审证用药调整内脏。如年龄小,发病时间短,视力在0.8以上:屈光度在一2.0D以下者,多属清阳不升,心肾阳虚,肝气郁结。若视力在0.2以下,戴镜时间久,屈光度在一6.0D以上者,阳损及阴较多,防止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
近视虽有遗传因素,但从临床观察,发现早,治疗早,注意用眼卫生,可以不成近视。凡经过治疗,在提高视力的基础上,注意用眼卫生,坚持体育锻练,坚持做眼保健操,坚持远眺,是有利于巩固和提高疗效的。总的防洽原则是消除致病的外因,调整肝胆心肾等内脏功能,多用补益之剂结合通调,相辅相成,以补为主,以通为用,使阴阳平衡,水火相济,血旺精充,肝气有余,胆汁充盈,经络润泽,血脉和利,则目光炯炯,远射无遗。
近视防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