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鬼头贺铸没有好看的皮囊,但我的灵魂

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74656.html
北宋词人贺铸,有两个很有趣的外号。有人叫他“贺鬼头”,因他生得身格耸拔,相貌奇丑;有人叫他“贺梅子”,因他曾写出“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样温婉清丽的词句。贺铸身上,粗犷与温柔、豪放与婉约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也许没有好看的皮囊,但灵魂足够有趣!1、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长久以来,人们对贺铸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这个人长的很丑。有多丑呢?《宋史贺铸传》这样记载: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说他身长七尺,面色青黑,眉毛直竖。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度量单位,其实有很大分别。宋代的一尺,约等于我们如今的30.72厘米,七尺约为厘米。也就是说,贺铸的身高约在两米以上。即便是在古代,这样的身高也可称奇了。陆游《老学庵笔记》则这样描述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在贺铸去世后,他的好朋友程俱为他写墓志铭,又加上了一条“哆口疎眉”——嘴巴大,眉毛稀。中国古代有许多文学家,他们以美貌出名,比如宋玉、潘岳,还在后世衍生出“貌比潘安,颜如宋玉”这样的赞美词。同样的,也有许多诗人、词人,他们长得并不好看,比如晋朝的左思,三国时的王粲,以及更为我们熟知的晚唐诗人李商隐。然而正如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水,不曾把他们从文学史、从后世千万人的吟哦中抹去,他们有趣的灵魂,也绝不会被外在的皮囊所掩盖。就像陆游,在贺鬼头的评语后,又赞美道:其诗文皆高,不独长短句也。就像友人程俱,在“哆口疎眉”的评语后,又写道:仪观甚伟,如羽人侠客。就像贺铸自己,也不以为自己的相貌奇特,反而豪气干云地说:“当年笔漫投,说剑气横秋。自负虎头相,谁封龙额侯。”宋史中记载,贺铸十分擅长作曲,常常把别人丢掉的曲子搜集起来,稍加剪裁、组织,就成了新的曲子。对此,他不无骄傲地说:“我用笔驱使着李商隐、温庭筠,常常使他们不停奔命。”(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曾经有一个贵族子弟,和贺铸是同事。这个人骄纵傲慢,目中无人。贺铸经过多方察访,了解到他偷盗公物。于是有一天,贺铸把仆役和公差都屏退后,把这个贵族子弟关在密室里。他手里拿着刑杖说:“过来,你在某时盗窃某物去做某用,又在某时盗窃财物拿回了自己家中,是这样吗?”贵族子弟惊恐地叩头说:“有这些事。”贺铸说:“如果你甘心接受惩罚,我就不揭发你了。”贵族子弟于是站了起来,自己脱去衣服,让贺铸打了数下。又连连叩头乞求,贺铸便大笑着放了他。从此以后,那些倚仗权势目中无人的人,一看到贺铸,“皆侧目不敢仰视”。2、少年侠客,悲愤老兵据记载,贺铸“初隶右选,授右班殿值”,“右选”是武职。在当时的北宋,“重文轻武”是基本国策,因而武职而非进士出身的贺铸,官位卑微,受到了许多轻视。后来饱经仕途辛酸的他,曾经给友人写过一封信,写到他内心的感慨:“因为生活逼迫,我没有等到正式考进士的机会,就匆匆忙忙去做官了。给人家当侍卫,稍稍违背长官的意愿,责骂还是小事,严重时,他们甚至可以免你的官,随意践踏你的生命。为了侍奉父母、养活妻儿,我只有低下头来忍受一切。”片言只语里,却满是生活的苦涩。贺铸很有豪侠的气质,年轻时的他喜欢议论当朝大事,且批评不留情面。即便是朝廷上权倾一时的大官,只要稍不中意,他便会毫不顾忌地辱骂。然而经历过长久的沉沦下僚、到处漂泊的生活后,他才突然明白理想与现实之间,隔着那样遥远的距离。公元年,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他虽然官职卑微,却始终关心国事。眼看着国家内忧外患,词人义愤填膺,遂有了一首抒发心中抑郁不平之气的词作——《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间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婴,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词人回顾生平,少年时的自己,侠气干云,肝胆照人,重然诺,轻生死。与友人或策马奔驰,或开怀畅饮,那是多么自由自在、轰轰烈烈的时光啊!可如今的我,却如成千上万官职卑微的武官一般,被派到各地打杂。笳鼓敲响了,战争爆发了,想我这悲愤的老兵啊,却无路请缨,不能上阵杀敌、为国尽忠。就连随身的宝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我只能满怀惆怅,登山临水,将所有的愤恨,寄托在一根根琴弦中。仕途坎坷曲折,才华不得施展,贺铸渐渐有了隐逸的愿望。宋徽宗崇宁初年,政坛山雨欲来,新一轮的政治迫害即将开始,紧张的空气笼罩朝野。贺铸对仕途愈加失望,于是写下了一首《蕙清风》,表明归隐之意。何许最悲秋,凄风残照。临水复登山,莞然西笑。车马几番尘?自古长安道。问谁是、后来年少?飞集两悠悠,江滨海岛。乘燕与双凫,强分多少。传语酒家胡,岁晚从吾好。待做个、醉乡遗老。公元年,他辞官归隐,居住在苏州。从此,过着吟咏美景、醉心书海的生活,直至终老。3、人世间最悲伤的,莫过于物是人已非北宋词人大多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唯有贺铸是英雄豪气与儿女柔情并存,他真挚凄婉的浓情常常不由自己地流泻于笔端。最著名的一首莫过于为他赢得“贺梅子”之称的《横塘路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凌波”出自《洛神赋》,后用来形容女子走路轻盈美妙的姿态。词人说,你看啊,有一个身姿很美的女孩,我每天都看到她走过,可是她从来不走到我这里来,她离我不过一条横塘路而已啊。我于是只能目送着她的芳尘,我想象着,这样美的女子,她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又是谁陪着她一起度过那锦瑟的华年呢?当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她高高的楼台,当高大的树木开满繁花在她庭台的两边,大概只有春神能知道她的消息了。在这长满了香草的横塘路上,已是日暮黄昏了,我等待的女孩怎么还没出现呢,我只好用我的彩笔写下这些断肠的句子。你如果要问问我的闲愁有多少?我的闲愁啊,就像那水道路旁的青草那样多,就像那满城随风飘动的柳絮那样密,就像那暮春夏初梅子时节连绵的雨那样长啊!因这首词太过出名,宋金词人步其韵唱和仿效者多达25人28首。一首词而吸引众多不同时期的词人来和作,这是唐宋词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如果说这首《横塘路青玉案》还只能算“闲愁”,表达一种追恋理想中美人、可望不可即的怅惘,那么这首《半死桐鹧鸪天》则是真正的“沉哀入骨”,其中人事已非的沉痛,大概无过于苏轼的《江城子》了吧!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是贺铸怀念去世妻子的悼亡词,在他57岁客居苏州时,妻子突然离世。贺铸中年以后曾经多次路过或客居苏州,前一次他还是与妻子赵氏一同来的,后一次他却已是孤身一人。苏州景物依旧,可曾陪着我絮语家常、携手共赏美景的人,却已不再了。我们一同来的,为何不一起回去呢?我已老了,白发苍苍的我就像一场清霜后半死的梧桐,就像那失去伴侣的鸳鸯,孤独倦飞。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我们曾经同住的屋子,徘徊于垄上长埋着你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想着,今后还会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世间最悲伤的,莫过于物是人已非。大概人世间最美好的爱情都是如此吧,旧栖新垅间,我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贺铸是一位长寿词人,他的歌词创作经历了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前后约五十年之久。徽宗年间隐退以后,他仍以填词自娱,临老不疲。公元年,贺铸的生命走至终点,两年以后,北宋王朝也正式落下帷幕,一个时代在告终……参考文献《宋史贺铸传》叶嘉莹《北宋名家词选讲》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转载请联系授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zl/120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