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高度近视“举步维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人群来说,视觉质量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目前,由于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在现有条件下,无论是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还是接受角膜屈光手术,都很难理想地解决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问题。
高度近视患者佩戴的框架眼镜,不仅被戏称为“啤酒瓶底”,还会造成视物变小、变形,很多高度近视患者不得不因此降低镜片度数,每天“朦胧度日”。角膜接触镜需要每天小心护理,矫正度数范围也有限。角膜屈光手术对患者的近视度数、角膜等眼部结构均有相关要求,一般不适用于近视度数超过度者。
“眼内镜片”是“新出路”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s)是一种人工制造的眼内镜片,可以植入眼球内的前房或后房位置,矫正已存在的屈光不正,同时保留原有的自然晶状体,保持眼球原有的调节力。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比白内障患者所应用的人工晶状体更先进、更纤小、更柔和,是解救高度近视患者的“小英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诞生至今已超过30年,国内近些年才开展,主要用于矫正高度近视和超高度近视。
我院开展该技术十余年,已有众多高度近视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术后视力和术后外观。佩戴框架眼镜无法良好矫正视力者,或不能耐受佩戴角膜接触镜者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最佳适应人群。角膜曲率特殊,如角膜曲率特别平伏(≤34.00D),或特别陡峭(≥50.00D)者,以及存在不规则散光或圆锥角膜者,也可考虑应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
“眼内镜片”优势明显
与角膜屈光手术相比,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矫正的近视度数范围更广,同时保留了角膜前表面的弧形解剖结构,避免了角膜屈光手术的激光切削所引起的像差改变,不仅更安全,术后视觉质量也更高。此外,植入的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可以取出和更换,手术是可逆的。
一般而言,近视度数超过度、角膜较薄不适宜角膜屈光手术者,可接受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透明晶状体置换手术,但后者会使患者丧失自然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且增加视网膜脱离的发生风险,不宜作为年轻人的首选治疗方法。
刊登于《大众医学》9月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