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将领王翦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秦灭六国,五国(除弱小韩国外)都是由王翦及他儿子王贲灭掉的。是秦统一六国的具体实施者,王翦为秦国的统一事业立下了不朽的战功,也凭借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自幼习兵略,为将持重,老谋深算。其平生事迹包括:

1.平定判乱,崭露头角

秦王嬴政八年(前年),长安君成蟜在樊于期的唆使下临阵倒戈,举兵反叛。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王翦派说客混进叛军,找到长安君,递送劝降书信,情理并用,恩威并施。长安君归降,叛乱平息。

秦王嬴政九年(前年),王翦领兵坐镇咸阳,派三万精锐保护秦王西行,王翦不动声色,调遣兵力,追随秦王嬴政平定嫪毐叛乱。在王翦的建议下,不久后秦王嬴政将吕不韦赐死,秦始皇全面掌握了国家权力。

2.追随秦王,建功立业

秦王政十一年(前年)率兵攻赵,攻克九城。

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年),王翦从上郡发兵,下井陉,与杨端和军两军呼应,围攻邯郸。准备一举灭赵。灭赵过程中,赵将李牧一度阻遏住了秦军的进攻。相持一年多的时间。随后王翦用反间计,派使者带重金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使赵王迁诛杀李牧。李牧死后,王翦势如破竹,大败赵军,斩杀赵军主将赵葱,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

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年),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王嬴政盛怒,派王翦领军攻燕国。燕王喜和代王赵嘉联合抵抗秦军,燕代联军由燕国的太子丹统领,最后在送别荆轲的易水河边兵败。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辽东,燕国名存实亡。

3.自污其名,缴灭楚国

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年),秦王嬴政商议灭楚大计,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李信则认为“二十万人”可打败楚国,秦王嬴政认为王翦老不堪用,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楚将项燕以四十万楚军应对二十万秦军。王翦因此称病辞朝,回归故里频阳。

不久,楚军故意示弱,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个都尉,李信逃回。

秦王嬴政听到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直奔频阳,向王翦致歉,并答应加兵请求,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启程。

出征前,王翦为子孙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出关前,又连续五次求赐美田,连王翦部下也开始担心其行为会不会太过分,王翦解释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唯有向秦王提出诸多要求,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重的疑惧。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年),王翦领兵伐楚,王翦作为攻方,到了楚地却坚壁退守,无论楚军怎样挑战都不出战。

大军抵达楚国国境之后整整一年坚壁不出,六十万士兵都囤积起来休养生息,甚至每天比赛投石以作娱乐。项燕四十万楚军因为兵力相对较少而不敢强攻,一年后终于按捺不住,正当楚军往东调动之际,王翦率兵出击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后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随后王翦又南征百越,取得胜利。

王翦取胜的背后,是对人心的深刻洞察。灭赵之战中,王翦的进攻一度受到李牧阻遏。王翦利用赵王迁对李牧的猜疑和对宠臣郭开的信任,以郭开游说赵王换将,顺利灭赵;灭楚之战,王翦先是坚守不战,挫楚军锐气。待敌人未战先疲、引兵东归时,迅速出击,以逸待劳。一战打垮楚军主力。

同样,王翦对己方士兵心理的把握也达到了细致入微的地步。通过与士兵同吃同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zl/12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