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为近视患者视力下降的杀手、罪魁祸首的并发症。关于近视性CNV的定义多种多样,常被描述为病理性近视(PM)视网膜下新生血管、PMFuchs’斑或Forster-Fuchs’斑或PM盘状变性。尽管既往认为近视性CNV只发生于PM,但是大家逐渐认识到近视性CNV可发生于任何度数的近视,即便是那些没有典型近视眼底改变者。因此临床实践中,根据屈光状态可将CNV归因于近视,并除外其他与CNV相关性疾病。针对近视性CNV,已经研制出多种有效的治疗措施,特别是抗VEGF治疗。
近视性CNV是病理性近视患者常见临床表现:视物变形,逐渐加重,中心暗点,视力显著下降,该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视力持续下降、视物严重变形等,若黄斑区出血日久或反复出血,将严重影响视功能,预后更差,甚至失明。眼底检查发现眼底黄斑区可见出血,伴有黄白色渗出斑。
活动性近视性CNV—A为彩色眼底照相,B为FA,C为OCT影像;D则为纤维色素瘢痕(Fuchs’斑),E为近视性CNV消退后的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图片来源于丁香园论坛)
近年来病理性近视已成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最常见的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原因之一,对工作年龄人群的影响力亦逐渐增加。在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RetinaChina)上,来自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TokyoMedicalandDentalUniversity)的KyokoOhno-Matsui教授与参会者就有关近视性CNV进行了深刻交流。
KyokoOhno-Matsui教授
Ohno-Matsui教授表示,近视眼患者的黄斑变性早于AMD患者的黄斑变性。与AMD患者相比,病理性近视患者的CNV分型几乎均为2型。所以鉴别诊断并不难。
近视性CNV治疗
抗VEGF药物对治疗近视性CNV非常有效,近年来备受青睐。以前的治疗方式包括光动力疗法(PDT)或者仅仅是随访,没有任何积极的治疗措施。对于近视性CNV,约50%患者仅仅只接受一种治疗方式就可显现出病情改善或者消退。经过抗VEGF治疗后,CNV面积范围缩小,患者视力明显改善,甚至有些患者CNV可完全消失。在其长期的自然病程中,在CNV周围可出现黄斑萎缩,但当CNV消失时黄斑萎缩亦随之消失。因此,抗VEGF疗法对近视性CNV具有良好的远期治疗结果。
黄斑萎缩
在对近视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过程中发现,黄斑萎缩是造成此类患者视力丧失的最大原因。Ohno-Matsui教授指出这些萎缩通常发生在近视性CNV之后,所以在对近视性CNV患者进行治疗后,研究员们做了很长时间的观察和随访,并使用自体荧光技术检测黄斑变性的早期变化。但是目前阶段针对黄斑萎缩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
斑裂孔是近视性CNV的并发症之一。Ohno-Matsui教授就黄斑手术的适应证这一问题表示,目前黄斑裂孔的手术实施是非常困难的。某些患者其黄斑裂孔会伴随严重的黄斑萎缩,所以即使通过手术进行黄斑孔封闭,大多数情况下患者术后视力并不会有明显改善。因此黄斑裂孔的手术指征常常是针对那些有黄斑裂孔并发视网膜脱离危险的患者,或者没有严重的黄斑部萎缩患者。所以临床中为提高术后效果,需要严格筛查手术指征。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原文内容详见白癲风最有效治疗偏方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