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或散光的孩子和家长们为什么容易被l

很久以前,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八十年代末),那时我刚开始近视,家人曾经斥资给我买过一款“治疗”近视的“神器”(下图),价格要好几百元。这款“神器”其实就是有很多小孔的塑料片,它利用了光学中的小孔成像原理,可使成像更清晰,从而产生“提高视力”的假象。因为没有用“镜片”,所以就宣称可以“治疗”近视。更搞笑的是,我所在的班级里还不止我一个人戴。上课时,老师问我们“你们为什么上课带墨镜?”我们回答说“老师,这不是墨镜,是治疗近视用的“,然后老师就没再管了。后来的结果是,所谓“治疗”近视的“神器”根本就没用,近视度数还是在不断加深。过了不到一年,学校里就再也没有人戴这种“有小孔的塑料片”了,该戴眼镜的都戴上了眼镜。也就是说,我们都被“治疗”近视给“忽悠”了(那时还没有流行用忽悠这个词)。

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儿童和青少年(18岁以下)的轴性近视或散光只能矫正而无法治愈这个科学结论(成年人的散光可通过激光手术治愈),早已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了大量地、反复地宣传和报道。然而,作为一名眼科医生和验光师,我还是会经常遇到近视或散光的孩子和家长们(甚至一些我的亲朋好友),被“忽悠”着去“治疗”近视或散光。而且,所谓“治疗”近视或散光的机构和产品也总是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因一、发病率高和市场庞大

从某种意义上讲,近视是人类进化的表现,看近多了自然就会近视。换句话说,现代社会想要不近视是件很难的事情。据最新统计,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和或散光发病率已超过50%,而且发病率还有越来越高的趋势。这么庞大的近视散光市场,如果不进行持续地规范和管控,肯定会出现一些“乱象”。

原因二、眼视光学的复杂性

眼科学和视光学本来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由于联系越来越紧密,现已融合发展成为眼视光学。眼视光学较复杂,就拿看似“最简单”的查视力来说,其检查结果就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视力表是否标准,眼睛离视力表的距离是否为5米,视力表亮度和对比度的强弱,看视力表时是否眯眼,环境光线强度对瞳孔大小的影响,对视力表是否熟悉(有些孩子能把视力表默背下来),是否受过模糊认知能力的训练(不是提高视力)等等。在这些方面稍作手脚,视力的检查结果就会差别很大,想“忽悠着”提高几行视力是很件轻松的事情。加之在验光时,通过对调节的控制、散光的球镜补偿和调整镜眼距,以及把近视或散光的度数验得足一点还是欠一点等这些手段,想“忽悠着”明显降低近视或散光的度数也不是什么难事。

原因三、孩子和家长们不切实际的执念

孩子和家长们不切实际的执念是什么?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不戴眼镜或期望近视能够治愈。这些执念会被人利用,或者说商家就会迎合这些心理,想出各种办法和话术进行“忽悠”,加之眼视光学的复杂性,有的时候就连商家自己都信了。孩子和家长们有时也会自欺欺人,加之各种所谓的“高科技”产品或“高大上”的训练方法,也情愿被“忽悠”。甚至即使知道自己被“忽悠”了,最终也都不再计较,然后就不了了之了。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按摩疗法其实就是闭眼休息加眼局部按摩,只能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不能“治疗”近视或散光。此外,须切记不能按摩眼球,按摩眼球相当于揉眼,揉眼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是眼科医生最反对的事情。所谓的各种“敷”、“灸”和“熏”,其原理都是热敷或刺激眼部,可能会产生暂时轻度提高视力的假象,若长期使用会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眼睛产生不利影响。还有各种“治疗”近视或散光的汤药,其疗效我只能给三个字“没有用”。

原因四、“治疗”近视或散光的利润高和风险低

所谓的治疗近视散光的“高科技”产品或“高大上”的训练方法大多是“换汤不换药”,都是改一下包装或换一个名字的“老套路”,成本不高,利润自然也不低。而且“治疗”近视散光也不会治出人命,大不了稍微退点钱,最终也都能解决,所以风险低。需要强调的是,针对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经过眼视光医生和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国家和地方政府最近出台了很多文件和管控措施,所以如果再投资所谓“治疗”近视或散光估计是要赔本的。想要投资庞大的眼视光产业,须根据政府的政策和眼视光医生的建议,选一些更靠谱的项目进行投资,这样才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总之,近视或散光的发病率高和市场庞大,眼视光学的复杂性,孩子和家长们不切实际的执念,“治疗”近视或散光的利润高和风险低是目前孩子和家长们容易被“忽悠”的主要原因。至于“防忽悠秘笈”,请大家返回到本文标题,点击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树的眼科和视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zl/5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