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士兰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年会发表的一份摘要公布其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了近视光学模糊和模拟模糊对青少年近视眼和正视眼初级视觉皮层功能活动的影响。
眼睛对模糊影像的反应是指导眼睛正常生长和近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这项研究中20名青年人(平均年龄23±3.6岁)在磁场强度达3.0特斯拉的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来确定最佳聚焦、模拟+1.50屈光度近视模糊和光学+1.50屈光度近视模糊对血氧水平依赖性反应的变化。10名受试者有(矫正)近视屈光不正(平均等效球镜屈光度为-2.92±1.20屈光度),10名为正视眼(平均为-0.05±0.19屈光度)。在参与者观看两个不同空间频率(0.24周期每度和4.8周期每度)以及两个不同对比度(50%和90%)的闪烁黑白棋盘(9°x9°视角)进行扫描(21秒刺激,15秒休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数据分析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专家分析工具6.00版本进行。
刺激空间频率、刺激对比度和模糊条件均影响初级视觉皮层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反应(图1)。与最佳聚焦(平均血氧水平依赖性信号变化0.56±0.28)相比,光学(0.31±0.21)和模拟模糊(0.33±0.27)都使初级视觉皮层中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反应信号显著衰减。通过屈光组相互作用观察到一个显著的模糊状态,近视受试者的血氧水平依赖性信号明显减少,但正视受试者没有(图1A)。对模糊反应的血氧水平依赖性变化仅在较高的空间频率下显著(图1B)。
研究团队总结数据认为近视视觉模糊和图像模拟模糊均能显著减弱初级视觉皮层的神经元活动。正如预期的这些效应在高空间频率刺激下最为突出。令人惊讶的是,近视患者的神经活动减弱最为明显。研究结果表明,视觉皮层对与屈光不正相关的图像模糊的反应存在差异。
声明:本文并非医学诊断建议也非眼部健康信息建议
攘攘皆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