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视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的坐姿不正确
由于孩子年纪小,天生活泼好动,自控力没有形成,更没有预防近视眼的意识。大部分孩子在读写时的姿势不正确,喜欢歪头扭身,弓腰驼背,严重的甚至趴在桌上写字,这样不但压迫内脏,阻碍血液循环,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对眼睛更是不好的。双眼离书本距离太近,很容易导致近视眼发生。
2、户外活动不足
户外运动预防近视真正起作用的是光照。晒太阳可以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维生素D和多巴胺,维生素D可增加人体钙的吸收,防止因缺钙使眼球壁的弹性和表面张力减弱,眼轴被拉长而发生近视;多巴胺可有效抑制眼球的增长,从而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家长增加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间。
3、使用过多的电子产品
现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很多,如平板、电视、手机等,这些都对孩子视力的影响很大。荧光屏上闪烁不定的画面增加了眼睛的负担,强光弱光的刺激迫使睫状肌高度紧张,使晶状体过度屈曲,增加屈光度,时间长了会导致睫状肌痉挛,这是诱发视力下降的一大原因。
4、噪声影响
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当音响强度在90分贝以上时,眼底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开始下降,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延长,超过45分贝时,40%的人瞳孔散大,达到分贝时,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下降20%,同时伴有色觉能力削弱。所以家长需要重视孩子成长环境周边的噪音污染问题,尽量给孩子一个没有噪音污染的环境成长,避免噪音对孩子视力的伤害。
5、遗传原因
父母单人高度近视,子女近视的比例是30%,而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子女近视的比例直接飙升到81%,再加上中国的教育体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这个比例无限接近于%。
6、疾病原因
曾患过麻疹、百日咳等传染病,这些病大多会出现眼球膨大,而眼球处于膨大状态时,眼球的屈光度下降,视力减弱。这类疾病会影响视力方面,家长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7、睡眠不足导致
孩子如果长时间睡眠不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紊乱,所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的睡眠时间,保证每晚的睡眠时长,对视力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8、矿物元素不足
医学研究表明:钙、铬等矿物元素是保证儿童视力正常的一个重要条件。钙元素在维持眼晶体正常压力,铬元素在保持眼睛屈光度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加工过细的米、面,会丧失80%的铬元素,所以给孩子适量吃些粗粮有益于视力的健康。
9、被动吸烟
德国专家发现:烟草中含有一种毒性较强的氰化物,它在人体内积存到一定程度,可造成中毒性弱视。孩子的眼球正处于发育时期,对烟草中的有害物更为敏感,所以建议家长尽量不要吸烟,避免孩子被动吸二手烟,对视力有一定的影响。
保护孩子眼睛的4种方法,家长要重视起来!
1、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不良的用眼习惯是导致孩子近视的主要原因。
培养孩子正确的坐姿与握笔姿势:头正身直足平,眼离纸面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缘一拳。手指握在笔尖上方一寸,拇指与食指不相交叉,能看到笔尖。
连续看书写字50分钟,休息10分钟,每次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如果超过30分钟,建议给孩子佩戴防蓝光眼镜。日常不要让孩子躺着、侧着、斜着或歪着头看东西,不要在过强、过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不要在搭车、走路等晃动的情况下看书。
2、让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
医学数据表明: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让孩子每天有2小时左右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率,让孩子在课间休息可以到教室外远眺,上学、放学可采用走路、骑车等方式,周末家长带孩子可以到户外玩耍。
3、建立视觉发育档案
这是有效的近视预警方法,建议家长从孩子3岁开始到正规的医疗机构为孩子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每年定期给孩子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将近视的苗头给孩子扼杀在摇篮里。
4、注意饮食均衡
维生素A、维生素B、钙、叶黄素、玉米黄素是眼睛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日常给孩子多食用富含这类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奶制品、鱼类、豆类、玉米、胡萝卜等食物,可以有效护眼。饮食要均衡,不偏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特别是空腹时避免吃甜食,过多的甜食可能会导致近视。
当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近视的预防工作,如果近视的话,对孩子的危害还是很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督促孩子的用眼习惯,多让孩子到户外去运动,给孩子吃一些对眼睛好的食物,给孩子的视力起到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让孩子们远离近视问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