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无论医院验光的时候,可能遇到验光师说,眼睛有一点散光。很多家长都会纳闷,知道孩子近视了是看不清近处的东西,这散光又是啥问题?有调查表明,中国近视人群中,散光在75度以上的人达到35%至40%,但不少人忽视了对散光的矫正。其实,散光就是指光线进入人眼后,由于角膜各子午线的屈折率不一致、光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导致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便称为散光。有散光眼的人,无论怎样调节,都不能使模糊的像处处清楚,看东西时会较难细微地看清景物,只能保持物体的某一个方向相对清晰,有些方向比较容易辨认,而另外一些方向则比较难辨认。轻度的散光一般裸眼视力受影响不大,可能会出现眼部不适、眼疲劳等。患上严重散光的人,看东西的边缘经常是模糊的,甚至有时候带着重影,夜晚的视力也比白天的差很多,严重者可能伴随着头疼恶心,看东西的影像甚至出现扭曲。本期内容中,我们就来简单介绍散光的病因、病理及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原理——什么是散光?相机中的镜头是相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光线透过相机的镜头到达反光镜,折射到对焦屏最终形成影像。镜头的复杂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高端镜头更是通过现代工艺反复精确加工,价格不菲。把人眼比作相机的话,那么人眼中角膜的作用就如镜头,角膜是眼球前面的一个窗户,正常情况下,它不仅光滑透明,而且呈完整的半球形。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光线,把光线集中起来,使它进入瞳孔达到眼底的视网膜,聚成焦点,然后反映到大脑,使人们能清楚地看到外界景象。但作为人生来就有的“镜头”,它有时并不是完美的。有些人眼睛的角膜在某一角度区域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角度区域则较扁平。由于角膜上的这些厚薄不匀或角膜的弯曲度不匀而使得角膜各子午线的屈折率不一致,使得经过这些子午线的光线不能聚集于同一焦点。这样,光线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便形成了散光。原因——什么导致的散光?当人眼半球形的角膜曲度发生变化,像一块磨得不平的镜片,表面呈现凹凸不平、不规则态的时候,外来的光线就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焦点,而是弥散四方,使大脑对外界物体的认识出现一片模糊,这样就产生了散光。这种散光,医学上称为不规则的散光。角膜不平、弯曲度不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先天遗传,另一种是由于后天角膜发生了疾病,如角膜溃疡、疤痕、圆锥角膜、翼状胬肉等、外伤等痊愈后产生的瘢痕。由于角膜弯曲度改变太多,不规则散光很难用眼镜矫正。还有一种叫做有规则的散光,这是由于角膜弯曲度在某一方向与它的垂直方向不一致的时引起。规则散光的类型很多,有单纯远视散光,有单纯近视散光;有复性远视散光与复性近视散光以及混单纯性近视散光示意图合散光等,它多数是由于角膜的屈光能力不同所造成,并与近视或者远视同时存在,是可以用眼镜矫正的。规则散光多数是由于角膜先天性异态变化所致,还可能存在晶状体散光。也有些后天引起的散光,长期用眼姿势不良(如经常眯眼散光成像、揉眼、躺着看书等等),这样眼皮压迫角膜也会使角膜弧度改变,发生散光并使散光度数增加。另外,一些眼科手术(如白内障及角膜手术)也可能改变散光的度数及轴度。较轻度散光眼一般不会影响视力,但患者遇到散光景象时,往往利用改变调节、眯眼、斜颈等方法,可能造成眼睛疲劳等不舒服的现象。很多人当用眼时间稍久,就会引起头痛,眼睛和眼眶周围酸痛等不舒服的感觉,少数人甚至还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对健康和工作有一定影响。至于散光比较严重时,则看到物体一片模糊,对工作更有影响。治疗与预防——孩子散光了怎么办?儿童散光眼的治疗,主要依据视力的好坏,与视疲劳的轻重而定,如果儿童为规则散光、不引起视力障碍,没有视疲劳可以不用治。如果儿童有视疲劳,不管散光度数小大,即使散光度数很轻微,也需要散瞳验光,配戴适宜的矫正眼镜。原则上全部散光度数都要矫正,但如果儿童散光度数过高,不能适应,可以先戴低度的矫正眼镜,慢慢适应,之后再配戴高度数全部矫正的眼镜。
18岁以上成人的高度散光可考虑行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和近视一样,散光也需要孩子们积极预防:最好3-4岁时做第一次全眼部检查,以后每年定期眼部检查1-2次。家长应指导幼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便用手或其化物品接触眼睛,以避免传染眼疾。看书时光线要充足,光线最好来自左后方;看书姿势要正确,并且保持在30公分至40公分间的距离;不要在摇晃的车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选择读物时字体要清晰,不可太小;电视放置高度在眼睛平行线下方一点点,有看电视须距离电视画面对角线的5-7倍;连续看书不超过一小时,每30分钟休息5分钟;多到郊外游玩,多看远处绿色旷野。PS:有想看生动视频介绍或想听音频的朋友请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zl/7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