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萌芽》杂志的“萌星月报”栏目除了带来人气作者的最新讯息、以“简答”的方式和这个世界谈谈,更会安利读者我们编辑精选的文艺生活指南。#一起读吧#让我们即时地分享最近的阅读体验!
作者高心悦
自上次内战结束以来过了五十六年了,上校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等待,而等到的东西屈指可数,十月算是其中之一。
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我写了九遍,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无懈可击的,可以面对任何敌人。”他自认为这部中篇小说在文学上的成就甚至超越了《百年孤独》。可以说,马尔克斯是以魔幻现实主义而闻名的,代表作如《巨翅老人》,将神秘怪诞的元素穿插于现实主义的情节之中,从而构建出一个瑰丽、盛大的场面。然而,在《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中,马尔克斯并没有采用魔幻的笔触,相反,他讲述的是很简单的人和事,连心理活动的描写都占少数,几乎完全是用洗练的语言和对白将一个个相对孤立的事件贯穿起来的。
小说由十月份的一场葬礼开始。书中描写了一位年迈的上校,他的妻子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儿子也在九个月前过世了。上校的生活简单到了枯燥的地步,他日复一日地等待。他每周五都到码头去等待邮船,因为坚信有人会给他寄来抚恤金——尽管政府十五年间已换了七届;同时,他又豢养了一只鸡,那是他死去的儿子留下的,只要等到明年的一月,赢了斗鸡比赛之后他就可以抽头钱。对于生活,上校有不可摧毁的执著。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的结尾将人类的一切智慧归于“等待”和“希望”,这两个词对于上校而言可谓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因为他一边等待着永远不可能到来的东西,一边又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事物。他面对的是无希望的等待,且注定要在这样的困窘中,依靠自己仅有的骄傲与尊严活下去。以至于后来,家里已没有了食物,可上校还是放不下面子,不愿把挂钟和斗鸡卖掉,他的妻子好几次不得不在锅里煮石头,以免左邻右舍知道他们揭不开锅。
我们知道,马尔克斯的童年是与他的外祖父母一起度过的,外祖母熟谙神话传说与鬼怪故事,她会将整个房间描述得充满幽灵与妖魔,这大概也成为了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源泉。而他的外祖父,则是一名上校,参加过内战,被人们视作英雄,同时也等了一辈子的抚恤金。创作《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期间,马尔克斯在巴黎的报社做记者,他同样也生活困窘,期盼着报社寄钱过来。一个合理的推断是,在“等待”的过程中,马尔克斯突然间意识到了外祖父的意绪,于是他回忆起这位上校的故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试图揣摩他的自嘲,绝望,与落寞。
因此,除却独特的写作手法以及凝练的语言表达外,人物塑造无疑成为了这篇小说最成功之处:一个等待了一辈子却依旧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他编织了无数的谎言,去保持尊严,而当周围所有人都看清这是必然无希望的等待之后,上校自己却无法接受了,他宁愿一直等下去。整个故事的氛围是平静甚至可以说压抑的,直到结尾才爆发出了最令人震撼的情绪,那是一声极具张力的叹息:
妻子绝望了。“那这些天我们吃什么?”她一把揪住上校的汗衫领子,使劲摇晃着,“你说,吃什么?”上校活了七十五岁——用他一生中分分秒秒积累起来的七十五岁——才到了这个关头。他自觉心灵清透,坦坦荡荡,什么事也难不住他。他说:“吃屎。”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lGarcíaMárquz
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年因内战辍学,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问世。年出版《百年孤独》。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