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为啥

谷雨之后,气温稳定升高。返青拔节后的冬小麦,生长速度也因此有了明显加速的迹象。昨天去到麦田里瞅了瞅小麦,不只是长得黑黝黝地令人欢喜,株高也到了尺八左右,有的甚至已经开始挑旗。看着田间茁壮生长的小麦,不免想到了农谚式说法,“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这是怎么回事?道理又在哪里呢?小麦本身是需水较多的农作物,从发芽到成熟,整个生育期内对水分的需求和渴望都是极为迫切的。尽管如此,小麦也有属于小麦自己的生长特点。而农谚所说的“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也正是基于小麦的生育和生长特点,站在科学的角度,凭经验总结凝练而成的。水是生命之源,小麦的正常生长离不开合理的水分供应。研究认为,我国种植的冬小麦大约每亩需耗水——立方米,满足这样的耗水需要,相当于在小麦的生育期内要适时分次降下——毫米的雨水。冬小麦最适合在0——10厘米以下土层持水量保持在70%——80%的墒情下播种,当播下的小麦种子吸水量达到种子自身重量一半以上时,才能正常膨胀萌发。苗期的小麦适宜生长的土壤持水量为70%——80%,拔节后生长到挑旗和孕穗的尺八高时,出于后续抽穗扬花授粉的需要,小麦所需要的水分消耗会达到生育期内的高值,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5%——80%最为合适。当持水量降至70%以下时,则应立即浇水。如此操作,也才能满足此期内挑旗生长的小麦正常抽穗扬花和授粉受精的需要,保证产量。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呼吸来维持生命活动,小麦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植物,合理的水分只是确保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正常的呼吸也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麦农播种小麦后,小麦种子早期在土壤中主要进行无氧呼吸,一旦萌发便会开始物质代谢和运输,并在这种过程中陆续减弱无氧呼吸,使有氧呼吸随之增强。寸八高的苗期小麦,刚刚发芽出土不久,根系并不发达,许多养分尚需要种胚供应。无氧呼吸此时并没有被有氧呼吸完全取代,既使田间有所积水,苗期的小麦也可以借助无氧呼吸在一定的时间内照常生存。而结束苗期特别是越冬后已经长至尺八高挑旗孕穗的小麦,其根系再怎么发达,也必须借助有氧呼吸,吸收混在土壤空气当中的氧气才能维持根系正常的生命活动,哪怕是少许积水,也会隔绝根系与空气的接触,使根系无法呼吸,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必然会导致根系死亡,并累及整个小麦植株。农谚来自于生活和生产上的实践,实践是以经验和科学作为基础的。农谚“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也是如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xjs/13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