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评医源性近视我对验光配镜的一点理解

验光配镜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问,在临床实践中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愿意和大家分享。

1验光配镜是近视防控的基础

动物实验表明清晰的视界、正确的屈光矫正可以预防近视加深,然而受到伦理学限制我们无法在人眼上直接进行遮盖实验和离焦实验,但动物实验研究成果以及一些临床现象观察(比如儿童时期发生角膜云翳患者多伴有高度近视)均提示我们要正确的验光配镜、一个清晰的视界、舒适的视界对青少年近视防控是有帮助的。验光配镜和青少年近视防控不能割裂的,就会把两者分开来。正确验光配镜是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基础。

2为什么要用负柱镜形式来表示眼镜形式

负柱镜形式和正柱镜片形式可以相互换算,但两者意义完全不同,我是支持褚老的观点。这要从镜片制作讲起。

所有的眼镜(近视,远视)前表面都是凸面,该凸面具有发大作用,如果是正柱镜形式,其柱镜需要附加在前表面上,而不能附在后表面上,这叫前toric镜片或正柱面形状,前正柱面形状在各子午线上放大差异大约有1-2%,许多患者能感觉出这种差异,引起不适感。而负柱镜片需要附加在镜片的后表面上,称为后toric镜片或负柱面形状。后toric镜片前表面各子午线上放大不存在差异,在美国六十年代中期以来,负柱镜形式散光处方成为常规规定。褚老提出负柱镜形式来作为镜片处方显示他在视光学上深厚的功底。

当然,你送过去一副前toric镜片处方,镜片供应商自动也会帮你换算成后toric镜片处方,因为他懂得你的“无知”,但并不代表你是正确的。

支持褚老关于负柱镜形式的规定。

3小瞳验光、调节张力和扩瞳验光

在美国,视光专业人士(注意是OD不是MD)均是主张小瞳验光的,我国眼镜行业也是支持小瞳验光。其理论依据是调节张力理论,即人眼自然休息状态下睫状肌存在张力,如果用药物去麻痹睫状肌,会过渡松弛睫状肌,这样验光结果会产生“正镜”效果(即近视欠矫)。小瞳验光通过雾视而非药物来放松睫状肌,让睫状肌处于自然张力状态下,这样验光结果最适合人体需要。这种理论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但是需要两个条件:

1)验光师要有足够的视光学知识和耐心,我深信国内许多视光专家能做到这一点。然而大多数像我这样没有经过系统视光专业培训的人士恐怕不能胜任。2)睫状肌不能处于痉挛状态(严重的假性近视),此时通过雾视方法是不可能松弛的。在美国学生学习相比较国内轻松多了,假性近视比较轻,当然也许可以小瞳验光。

小瞳验光在国内是不可行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长期近视过矫的患者前来就诊,如果通过小瞳验光,保持“自然”(但不正常)调节张力,肯定还是过矫。只有通过扩瞳验光,获得屈光度数,才能逐渐恢复到正常的自然调节张力。

小瞳验光论者反对散瞳验光理由是药物散瞳破坏了调节张力,这里我要反驳:

1)我们日常验光中阿托品散瞳并不常用,仅限于儿童首次验光、内斜和弱视患者。

2)我们常用的散瞳药物是托吡卡胺,是快速散瞳方法。许多青少年(没有睫状肌痉挛者)托吡卡胺散瞳前后验光一致,这说明托吡卡胺对调节张力影响有限。

褚老提出快速散瞳验光,克服小瞳验光的两个限制调节,而保留小瞳验光优点,大大减少青少年验光的差错。

实际上在美国医疗行业也是主张扩瞳验光的,这里我也不得不感叹美国文化的强大,美国视光专业的教育深刻影响和限制了我们医生的思维。

4配镜

关于配镜,褚老在医学验光中有许多论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在临床实践中补充一点,就是要重视裸眼视力(或日常生活视力)和生活质量。何时配镜和换眼镜有时无法确定时,可以通过日常生活视力对生活质量影响来决定。

我现在主要精力放在白内障复明上,我视光学的基础是褚老给我打下的,我现在主要精力放在白内障复明上,当然也有可能跟不上形势。但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规矩,品德修养良好,实际上就是合理遵守规矩的表现。下一回听良成讲我们需要一个紧箍咒。

吴良成

赞赏

长按







































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武汉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xjs/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