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治别入误区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保护好了,我们才能更轻松地看清世界,才能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学习。然而,现在患近视的人越来越多,而在近视的防治上,不少人还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近视=近视眼

大家容易将近视和近视眼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的意义不同。近视是指远视力较差,近视力正常的状态。而近视眼是一类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疾病。近视眼一定近视,但近视并不一定是近视眼。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睫状肌持续收缩,造成调节过度,晶状体变凸,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前聚焦,使眼睛处于近视状态,当用散瞳药解除睫状肌痉挛后,近视度数消失,远视力恢复正常,这种现象被称为假性近视。如果散瞳验光,眼睛还有近视度数,便是真性近视,即我们所称的近视眼。假性近视是近视,但不是近视眼。

误区二:散瞳会伤害眼睛

有些家长担心散瞳会伤害眼睛,不愿给孩子散瞳验光。所谓散瞳验光,是在应用药物使眼睛的睫状肌完全麻痹,使之失去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进行的验光。这主要是因为青少年眼睛的调节力较强,验光时如果不散大瞳孔,睫状肌的调节作用可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不能把调节性近视即所谓假性近视成分除去,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验光是很有必要的。

散瞳检查眼底,可以发现近视眼造成的眼底病变,同时可以排除过度调节对近视度数的影响。散瞳药只是与眼内组织的某些受体结合而起作用,不会对眼睛造成任何伤害。

但应该注意的是,散瞳后由于眼睛无法进行对光反射,最好佩戴墨镜,防止过多的光线进入眼内,对眼睛造成潜在危险。

误区三:早戴眼镜会促使近视加深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看到不少学生的眼镜度数在逐年增加,给人的感觉是眼镜越戴越近视。事实上,戴不戴眼镜与近视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近视的发展与用眼过度、视疲惫有关,有一部分与眼疾有关(如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建议低度近视患者,看远戴镜,看近不戴;中高度近视或出现隐斜的患者,看远看近都要戴;散光度数高的患者,看远看近都不清晰,需要常戴镜。但在不用眼时,应摘下眼镜,让眼睛充分休息。

误区四:近视眼不会老花

随着年龄的增加,眼睛的调节力逐渐减低,出现近距离用眼困难的现象,这便是老花眼。无论是正视眼(指当眼处于静止状态下,5米远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入眼,通过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上,即屈光度等于零)、远视眼,还是近视眼,都会出现老花眼,只是近视眼患者出现老花眼的时间较其他人晚一些而已。

中低度近视患者,如不能看清近处物体,可摘掉眼镜,裸眼可看清。另外,近视眼患者配戴的老花镜度数也低于常人,高度近视患者可配戴低度数的近视镜作为老花镜,或牺牲部分远视力,适当调低眼镜的度数,达到用一个眼镜兼顾看近和看远的目的。

误区五:激光手术可以根治近视眼

有些人对患近视眼不以为然,认为大不了去做激光近视眼手术便可彻底根治,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激光近视眼手术只是改变角膜的屈光度,矫正眼睛的近视度,但它无法改变近视眼造成的眼轴变长,不能消除或减轻眼轴长造成的眼底病变。

激光近视眼手术后,虽然表面上是正视眼,但本质上还是近视眼,因此,还要继续对眼睛的保护,防止近视度数的反弹,更重要的是当心眼底病变的发生。

作者:刘宏伟,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研究员

?眼部黄斑,越黄越健康

黄斑变性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最常见的一类与年龄相关,就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第二类是因高度近视,即病理性近视引起的黄斑变性。

然而,与老年黄斑变性发生较多及危害较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鲜为人知,其知晓率仅有9.2%。很多人不知道黄斑是人眼部最重要的光学中心,也有人误以为它是眼睛里出现的斑块。

其实,黄斑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位于视网膜中心,可识别形状、大小、颜色、纵深、距离等大多数光学信号。

如果黄斑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视神经细胞受损,则中心视力就会下降。黄斑功能正常,我们可看到视力表的最下一行;黄斑功能异常,我们可能连第一行都看不到。

有色素,黄斑才会发黄

黄斑之所以颜色发黄,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黄斑色素;黄斑功能的正常发挥,也离不开黄斑色素。黄斑色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包括叶黄素和它的同分异构体玉米黄素。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通过食物被人体内吸收后,多分布于易受自由基损伤的部位,如眼、肝、肾、脾和血管等器官。在眼中,主要分布于晶状体和视网膜,视网膜的黄斑部含量最高。

不可小视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作用不可小视,它们可预防机体细胞和器官的衰老;可延缓动脉硬化,是冠心病和心脏病发作的抵制剂;可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皮肤癌等多种癌症,是癌症的预防剂;还可降低白内障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它们可减少黄斑病变的出现。

(1)叶黄素和玉米黄素是隐形的太阳镜。

在眼底,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主要分布在黄斑中心凹的“外丛状层”和中心凹周围的视杆细胞“外节膜层”。它们可吸收进入眼内的短波长光线,减少光线对黄斑的直接损害;通过降低眩光、减小色差、维持色彩正常、增加对比敏感度等作用提高视力。

(2)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还是强抗氧化剂。

黄斑部的色素上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脂褐素,它吸收短波长光线后,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造成细胞脂质过氧化,使色素上皮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

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抑制光诱导产生的氧自由基的活性,阻止活性氧自由基对黄斑感光细胞的破坏,从而保护黄斑免受伤害。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相当于复印机中的碳粉,可被不断消耗,需从食物中及时补充。

由此可见,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对黄斑有重要保护作用,缺乏时易引黄斑退化和视力模糊。如果黄斑部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含量降低,患老年黄斑变性的危险性增加。

补充两黄素,多吃南瓜、玉米

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可有效改善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早期症状。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黄斑囊样水肿的患者,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也较正常水平明显降低。因此,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对防治视网膜疾病,特别是黄斑疾病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体内不断消耗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又不能自我合成,因此人们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黄斑可对叶黄素和玉米黄素选择性摄取,建议每天多吃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蔬菜和水果。如:紫甘蓝、南瓜、菠菜、桃和芒果等含有丰富的叶黄素,玉米、枸杞、菠菜和柿子富含玉米黄素。

读者朋友们,多吃蔬菜和水果,让我们的黄斑越来越黄,让我们的眼睛越来越健康。

作者:刘宏伟,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副研究员

老花眼需要手术治疗吗

老花眼是人生必然经历的过程,任何人到一定年龄都会出现老花眼,只是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老花眼是任何药物都无法预防和治愈的。

当老花眼来临时,我们应当平静地适应它,将其看作人生更加成熟的标志。但老花眼确实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影响,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老花眼是怎么形成的呢?

人看远看近是由睫状肌调节的。当看远时,睫状肌松弛,晶状体悬韧带紧张,使晶状体扁平,可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由于自身的弹性变凸,屈光力增加,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变硬,失去弹性,加上睫状肌收缩力也逐年变弱,使人们看近时,眼的调节出现困难,形成老花眼。

近年来,人们对老花眼的形成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老花眼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的体积逐渐增大,晶状体赤道部与睫状肌距离缩短,导致睫状肌调节力下降所引起。

每个人眼睛的情况不同,老花眼开始的年龄也是不同的。老花眼通常在40岁开始出现,对没有屈光不正、视力良好的人,40岁时度数为50~75度,每5年加深50度,60岁时度数可达~度,以后一般不再加深,但也有少数人,70岁时度数可加深到度。

患有近视的人,老花眼出现的年龄比正常人推后几年。患有远视的人,老花眼出现的年龄比正常人提前几年。患有散光的人,一般合并有近视和远视,老花眼出现的年龄与屈光状态有关。

如何选配合适的老花镜?

出现老花眼,人们首先想到要配一副老花镜。老花镜的选配马虎不得,需进行严格验光。

首先要进行远视力的测定,看看是否存在远视、近视和散光,查出准确度数和散光轴。在此基础上,根据年龄,加上相应老花度数,再根据实际阅读需要,进行细微调整并进行试戴。

如条件允许,最好用综合验光仪进行测定,在远视力度数的基础上,采用“正负相对调节”测试法,获得初步老花度数,再结合个人实际工作距离确定老花镜度数。

另外,老花镜是看近物使用的,由于眼的辐辏作用,其瞳距应比远用眼镜小1~2毫米,如不加调节,有些人会产生棱镜效应,影响视觉功能。

老花镜和远视镜是一样的吗?

对于正常人和远视的人,老花镜是与远视镜一样的凸透镜;但对于近视的人,老花镜可能是平光镜或与近视镜一样的凹透镜。

对于有屈光不正的老花眼矫正,其实是在原来眼镜上再戴一副凸透镜。人不可能同时戴两副框架眼镜,为方便起见,将两镜合而为一,老花镜度数是近视或远视的度数与“年龄相应老花度数”之和。

近视患者的老花镜有3种,由于近视是负度数,如果年龄相应老花度数小于近视度数,老花镜的度数还是为负度数,需配凹透镜;如果年龄相应老花度数大于近视度数,老花镜的度数为正度数,需配凸透镜;如果近视度数与年龄相应老花度数相等,老花镜为平光镜,当然可不用戴,平光镜片可用于双光镜和渐进多焦老花镜中。

需要提示的是,隐形眼镜可用于矫正老花眼。与框架双光眼镜不同,双光隐形眼镜的镜片中心为视近区,而周边为视远区。看远时,远处物体通过周边视远区在视网膜形成清晰图像,而通过中央视近区形成模糊图像,大脑通过抑制模糊图像而获得清晰图像。看近时,其原理相同。同样,也可用多焦点隐形眼镜矫正老花眼。

老花眼的手术矫正方法

有些患老花眼的人不愿意配戴眼镜,或由于职业原因不能戴眼镜,或主要从事近距离工作,需要良好的近视力,这样可以选择老花眼手术。角膜、巩膜和晶状体是老花眼手术的主要部位。

角膜手术主要是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使看近变得清晰。“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是利用激光改变角膜的曲率,使看近清晰;也可根据设计,制成多焦点的角膜,使看远和看近都清晰。“传导性角膜成型术”是使用射频电流作用于周边角膜,使角膜胶原组织产生变性,改变中央角膜曲率,从而矫正老花眼。“角膜层间植入术”是将合成物植入角膜中,改变此部位的角膜曲率,改善老花眼的近视力。

巩膜手术主要是增加晶状体赤道部和睫状体之间距离,使患者的调节力增加,而不改变看远的屈光力、不影响远视力。手术方法主要有“前睫状体巩膜切开术”和“巩膜扩张术”。

晶状体手术其实是高级白内障手术,当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后,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或单焦可调节晶体,使看远看近都清晰。也可植入预留部分近视度数的人工晶体,看近时不需要戴镜,看远时则需戴近视镜。

单眼视应用于老花眼的矫正

有些老花眼手术,可以同时解决看远和看近的问题,但也有些老花眼手术只能解决看近的问题,造成看远不清晰。

人工晶体植入术、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传导性角膜成型术和角膜层间植入术,都能将老花眼变成近视眼,这种人工近视眼的度数与老花度数相同。也就是说,你原来看远不用戴眼镜,看近需戴度老花镜,手术后你看近不需戴任何眼镜,但看远需戴度近视镜。

正因为如此,使用“单眼视”方法可解决这种问题。单眼视是指一只眼矫正看近、另一只眼矫正看远,常常矫正弱势眼看近,优势眼看远。

矫正机制是双眼间的模糊抑制,当看远时,优势眼看到清晰图像,而弱势眼看到模糊图像,当看近时,弱势眼看到清晰图像,优势眼看到模糊图像,通过双眼的交叉抑制,无论看远看近都很清晰。虽然这样会影响双眼单视,但大多数人都感觉不到由此带来的不适。

选择老花眼手术需慎重

对于有屈光不正的老花眼患者需两副眼镜,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可考虑配戴双光镜或渐进镜。

喜欢戴隐形眼镜的人可配戴双焦或多焦隐形眼镜,或者根据单眼视的方法,两眼配戴不同的单焦隐形眼镜,一眼看远,一眼看近。

对于患有白内障的老花眼患者,可考虑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或单焦可调节晶体,既治疗了白内障,又治疗了老花眼,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其他方式的老花眼手术,可根据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实力慎重选择。手术不同于配戴眼镜,眼镜不合适可调换,但如果对手术不满意或不耐受,将无法恢复原状。另外,老花眼的度数随年龄逐年增加,老花眼手术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问题。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
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xjs/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