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民航招飞体检将放宽对视力的要求,裸眼远视力由0.3放宽至0.1,且近视低于度、远视低于度的学员在经过激光手术后也允许报考飞行员。据悉,最新《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规范》9月10日正式实施。
据民航医学中心鉴定所专家解读说,招飞新标准在眼科、内科、外科、五官科等方面均有调整和变化,但无疑眼科放宽标准对学员影响最大。之前视力不达标及屈光度超标高居招飞体检淘汰率第一位,放宽对视力的要求后,符合招飞要求的学生生源群体占比由28%扩至约84%。
旧标准规定:“任何一眼裸眼远视力应达到0.7或以上,双眼远视力应达到1.0或以上”。同时规定,任何一眼裸眼远视力低于0.7,但裸眼远视力不低于0.3,矫正视力不低于1.0,且屈光度不超过±3.00D(度近视)或散光两轴相差不应大于2.00D;屈光参差不应大于2.50D,也可视为合格。
新标准规定则明显放宽了标准,“任何一眼裸眼远视力应达到0.7或以上,双眼远视力应达到1.0或以上”是一样的。除此外还规定,如任何一眼裸眼远视力低于0.7,但同时裸眼远视力不低于0.1,矫正远视力不低于1.0。屈光度不应超过-4.50D~+3.00D(近视低于度、远视低于度)范围,而对于“散光两轴相差不应大于2.00D;屈光参差不应大于2.50D。”的要求与原标注一致。
此次还有条件的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人员进入民航飞行员队伍。旧标准规定:“不应为角膜屈光术后”。新标准规定:“接受角膜屈光手术后至少满6个月,同时还提出要求:“角膜屈光手术时年满18周岁;手术前屈光度不应超过-4.50D~+3.00D(近视度、远视度)范围,同时不伴有其他相关病理性改变;手术方式为利用准分子激光或飞秒激光进行的表层或板层角膜屈光手术;手术眼裸眼远视力不应低于0.9,双眼裸眼远视力不应低于1.0,屈光度保持稳定;任何一处角膜厚度不应小于μm;双眼视功能正常;无明显的眩光、干眼、雾状混浊等手术后并发症或后遗症;且具有原始完整的术前检查资料和包括手术切削参数的手术记录。”
《民用航空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规范》项目课题组相关人士表示,经过认真论证调研和实际测试,经过近20-30年的临床长期观察,民航对角膜屈光手术远期并发症担忧正逐步消退,允许飞行员接受角膜屈光手术技术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次修订时对标准有条件的放宽一些。
---以上参考央视网
全飞秒激光手术的优势主要有一下5大点:
1、使瓣的厚度更加精确:
传统的瓣厚由——微米,飞秒激光可调控瓣厚-之间任意厚度。而且使屈光手术的精确度由40微米降低到10微米。与传统机械角膜板层刀相比,飞秒激光术的精度要超过传统角膜刀多倍,这使得LASIK手术更加安全,而且实际上消除了由于使用机械角膜刀而引发能威胁到视力水平的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这一创新技术也为角膜较薄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平台来实现最大的激光视力矫正效果和最佳的视觉质量,至此高度近视和角膜薄的近视眼患者也可做飞秒激光术了。
2、受角膜曲率影响条件适当放宽:
切削的角膜瓣厚度均匀一致(机械板层刀切削的角膜瓣厚度不均匀,旁边厚、中央薄,有时会出现纽扣瓣),瓣的厚薄和直径都可以设定。通过空前精确的角膜瓣切割,为每个角膜瓣的个性化切割设计手术参数,因角膜瓣的均匀一致,受曲率的影响有了改善,适当放宽了手术条件,使一些因曲率偏高的患者能安全的接受手术。
3、减少感染及术后并发症:
能彻底消除一般机械角膜板层刀经常发生的感染:飞秒激光术的出现,使LASIK手术从此进入“无刀角膜成形术”时代,真正实现了激光手术的“全激光”。最大的优势是该手术不需要刀,避免了传统手术因刀片而引起的交叉感染,大大降低了引起角膜瓣的并发症。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手术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能够做成任何角度有瓣的边缘,这样可大大减少了手术中对泪腺神经的切断,可有效的减少术后干眼的发生。
4、手术更精确:
手术的预测准确,术后视力结果非常稳定。以视轴为中心进行定位,切削精确,微透镜采用非球面曲面进行精确的计算设计。接触镜面直接与角膜接触,避免了眼球跟踪以及角膜切削时周边能量损失,切削不均的问题几乎没有回退,尤其适合中高度近视。
5、飞秒激光使手术更安全:
过去90%的屈光手术的并发症,来源于角膜刀在制作角膜瓣时造成的,比如角膜穿孔、角膜成形异常、直切口、切割不完合、角膜瓣脱离等。已经报道五千例运用飞秒激光做瓣的屈光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并且切削的厚度均匀一致,飞秒激光术已经把屈光手术带进了更高的水平,即使是最有经验的医生用最好的板层刀也做不到那么精确的角膜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