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远视老花散光,傻傻分不清楚

关于视力问题,你知道多少?

近视是越近看得越清楚,那远视就是看远的东西越清楚吗?

除了近视还同时有散光,散光又是什么?

到老了都会老花吗?

…………

近视、远视、散光、老花,这些名词虽然常常听到,但是很多人还分不清楚这些都是怎么回事,自己的眼睛又是什么情况,今天就让我们一次讲清楚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这些视力问题。

正常眼睛如何看清东西?

首先来了解一下正常视力的眼睛如何让我们看清远处和近处的东西:

物体的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被折射弯曲,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从而呈现出清晰的图像。一般而言,远处物体(5米以外)的光线属于平行光,只要屈光正常,即可准确呈像在视网膜上;而近处物体的光线是发散光线,还需要靠眼睛睫状肌的收缩和晶状体的调节,增加折光能力,才能把发散光折到视网膜上。

所以我们能不能看清东西,取决于物体光线能否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这中间有赖于眼睛的屈光系统和调节力。

不能有效屈光将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被称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及散光;

而眼睛调节能力的下降,导致的视近物模糊,即为老花。

近视

平行光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之前聚集呈像,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图像,即为近视。这时候表现为看近处没有问题,持续的看远模糊,眯眼,视疲劳,工作距离较短。需要使用凹透镜来矫正,使光线重新聚焦到视网膜上,凹透镜一般是用负号(-)来表示,比如近视度,写为-3.00D。

远视

平行光线在视网膜后方形成焦点,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即为远视。表现为看远模糊,看近更模糊。当远视度数小的时候,还可以通过睫状肌的调节将呈像拉回视网膜上,不觉得有任何视力问题,但当远视度数大时,调节力有限,再怎么调节都不足以把平行光线折到视网膜上,更不用说近处的发散光,这时候就会出现看远看近都不清楚,长时间的调节,很容易导致眼酸,头疼等视疲劳症状。远视需要使用凸透镜来矫正,帮眼睛把光线先聚一聚,凸透镜一般是用正号(+)来表示,比如远视度,会写为+3.00D。

散光

散光与我们眼球的构造有关,如果人的眼球是完全圆滑的球体,那每个方向上的屈光度都一样,光线不管是否聚焦在视网膜上,都只会呈现一个焦点。可一旦形态改变,不同方向上的屈光度不一样,就会导致平行光线经过眼球折射后,无法聚焦于同一个点,形成多个图像,即为散光,出现看东西重影的情况,严重者出现视物扭曲。近视和远视都可能伴有散光,轻度散光(50度以内),一般人是不需要矫正,中重度的散光一般通过柱镜予以矫正。

老花

也被称为老视或视力老化,与近视等屈光不正不同,老花是由于晶状体衰老弹性降低,失去其正常的调节力而引起的视力问题,不再能将近处或较近处物体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表现为看近处吃力或是看不清。老花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转的,一般在40岁以后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从弹性下降逐步发展出现混浊、增厚变硬,慢慢进展为白内障,进一步影响视力,甚至出现失明。

近视、远视、散光的人都会老花,当老花度数逐年增加时,在原来视力的基础上,往往需要加配老花镜或者改为多焦镜片。老花进一步发展至白内障时,视力问题将更加明显,并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往往困扰着大多数老年人。

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

可以一次性解决上述难题,短短十几分钟的手术,让患者恢复远中近的清晰视力,从此远离视力烦恼,重获清晰生活。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xjs/5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