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小学生近视率已经达到了50%,青少年近视率更是高达70%,而高中大学以上的近视率已经达到了令人惊恐的90%。
同样喜欢看电视玩电子产品,同样接受高等教育,为什么欧美国家的近视率就那么低呢?
01
小孩子近视,是父母们一直关心的一个话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小孩子戴眼镜的情况貌似越来越多了。据数据显示,近些年来,小学生近视率已经达到了50%,青少年近视率更是高达70%,其中高中大学以上的近视率已经达到了令人惊恐的90%。走在大学校园里,貌似一路走来的人都是戴眼镜的近视眼,偶尔发现一个不近视的,真心会认为“他是不是带着隐形”啊!大部分观点认为,近视是孩子“刻苦学习”的代价。但是,好多不喜欢学习看书的孩子也会近视,这又怎么说呢?于是,不少老师及家长又认为,只要严格控制住孩子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就可以降低得近视的概率。曾经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一星期前,我与那个曾经小说不离手、特别喜欢熬夜追韩剧的高中同学见面,纳闷她竟然没戴眼镜:“比我用眼还厉害的人,怎么会没有近视呢?”之后我就开始深入了解孩子近视的原因。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北美的孩子也不乏长时间玩电子游戏看电视者,可为什么他们小孩子近视的就那么少呢?在国外,放学很早的孩子们很多都处于被放养的状态,通常会有大量的时间被用来看电视、玩游戏。而且,很多国外小孩子在读书或者写字的时候,也会摆出各种奇葩的姿势:趴着的歪着的甚至是躺着的,很多家长老师看到孩子这样的姿势也不加纠正;他们家中的灯光一般也都是黄色的光,本就不太明亮,还又偏偏加上个灯罩……综上可知,他们对孩子健康用眼问题可以说是相当不上心了,但从近视率来看,结果又非常令人诧异:成年人的近视率只有30%,而儿童的近视率却只有10%。更“神奇”的是,在国外,近视的孩子中将近50%都是东亚裔,难道是因为基因问题?不,并不是。据统计,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国家的近视率都是差不多,即使是在东亚近视率也不高。到如今也就是经历了2/3代人的光景,东亚整体近视率就已经直线上升了,难道是短时间内的基因突变吗?若不是基因突变,那就是外在的原因了。同样喜欢看电视玩电子产品、同样是受高等教育读书多,为什么相比之下欧美国家近视率就那么低呢?相信你已经猜到答案了吧!根据大量数据显示:孩子的近视率,除了和他是否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否喜欢运动、是否会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看等原因外,还和一个因素有着极其强烈的关系,那就是“户外活动时间”。02
欧美国家非常鼓励孩子们到户外活动,学校更是如此,孩子在室外活动的时间长了,近视率相对就低了。而我国小学出于安全考虑,低年级的孩子在课间时一般限制到操场上自由活动,很多家长也因为路上车多,不鼓励孩子自己出门玩耍。中国台湾的教育部门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定两所小学,鼓励一所学校的孩子在课间去户外玩儿,而另一所则不鼓励。在此之前,这两所小学的近视率几乎是一样的,一所是48%,另一所是49%。而在执行不同政策一年后,鼓励户外活动的那所小学近视率发病率为8.4%,而不鼓励户外活动的小学发病率为17.6%。为什么进行室外活动,能影响到近视呢?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还是有争议的,但现在说的最多也受到最多赞同的是”多巴胺理论“。即户外阳光能诱发视网膜的多巴胺释放,多巴胺可以很好地阻止人眼球变长,保持眼球的弹性,从而降低得近视的概率。为何阳光可以让眼球分泌多巴胺,而室内的灯光却不可以呢?因为人的眼睛有自动调节亮度、适应的功能,所以你对室内室外的光感觉不出大的差距。但如果你经常使用单反相机并手动调光圈的话你会发现,即使户外已经乌云密布了,亮度依旧会碾压室内开好几盏灯的亮度。户外阴天状态或者在树荫下,它的亮度值都能达到流明,而一般的室内灯光亮度却也只有流明,无论是功能多么强大的护眼灯,都赶不上太阳带来的亮度。现在的孩子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太长,眼睛得不到足够的太阳光刺激。即使孩子不喜欢看电视、玩游戏,也依旧会处于眼睛近视的高风险中。预防孩子眼睛近视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门!
在谈到保护孩子眼睛时,很多家长都会选择让孩子少看电视、少玩手机、使用护眼灯、严格要求孩子看书写字的坐姿……
与其这样费尽周章还效果不好,真不如多鼓励孩子去户外活动。
虽然治疗近视的方法越来越先进了,但相对去治疗,好的预防才是更为重要的方法。
寒假到了,希望趁着孩子们有大把的时间,家长能把孩子往户外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