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了大家几个月的哺光仪,终于补上了作业。
真的不是因为拖延,而是因为哺光仪的确是个新东西。自从去年暖暖近视以后,我几乎翻遍了所有我能查到的学术论文、临床数据,以及各种眼科专家的文章和视频。
年前,我受腾讯教育的邀请,做了一场关于近视防控的心得分享。有个粉丝在评论区问我:“关于哺光仪是否真的有用,你会告诉我们实情吗?”
我很想告诉大家,我虽然是个媒体人,但我首先是个母亲,是个自己家孩子近视了的母亲。我不是眼科医生,但这半年做了那么多研究和科普的首要出发点,就是为了我自己的孩子。
所以,这篇总结,也算是我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在讲科普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下暖暖的使用情况:
暖暖是去年8月发现近视的,从年9月初起,开始使用CRT的角膜塑形镜。使用方式是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佩戴,差不多8-9小时左右,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摘掉。今年1月份,通过4个月的研究,我决定给暖暖使用哺光仪。到现在为止,将近3个月。
下面是我们的使用报告:
?年8月14日
暖暖首次发现近视。
眼轴右眼23.30mm,左眼23.41mm
赛飞杰+米多丽散瞳后,右眼-1.50S,左眼-1.50S
在眼科专家于刚教授的建议下,开始试戴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
?年9月2日
暖暖拿到定制的CRT角膜塑形镜,开始正式使用。
?年2月8日
暖暖使用角膜塑形镜5个月后复查。
眼轴右眼23.60mm,左眼23.61mm.
?年2月9日
在专家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三代人哺光仪。
暖暖正式开始使用哺光仪。
?年4月19日
暖暖使用2个多月哺光仪后复查。
眼轴右眼23.57mm,左眼23.59mm
可能有妈妈看不懂报告。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暖暖使用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半年左右,右眼眼轴增长0.3mm,左眼眼轴增长0.2mm(不考虑近视问题,3-12岁儿童每年眼轴正常增长0.3-0.4mm),这个结果基本还算控制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了。
使用哺光仪治疗2个半月,右眼眼轴回缩0.03毫米,左眼眼轴回缩0.02毫米。
不得不说,就以上的屈光档案报告来看,我还是相当满意的。
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哺光仪的问题,我也在各种专业文献和科普中为大家找到了答案:
1.最近很火的哺光仪,到底是什么?大部分读者都知道,防治近视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每天至少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因为户外活动可以让太阳光照射到孩子眼睛(主要是M1M4受体),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有效地抑制眼轴的增长,从而抑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但孩子课业压力大,每天一小时的户外活动谈何容易?没有足够的太阳光,多巴胺处于缺少状态,巩膜则会缺氧,脉络膜变薄,引起视力下降。
所以,眼睛需要哺光。
哺光仪这种仪器,就是模拟了太阳光的红光。眼睛在固定波长(-纳米)的红光照射下,能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分泌,促进脉络膜血液循环,增加眼底供氧量,脉络膜增厚,有效缩短光学眼轴。
眼轴长度控制住了,近视度数也就控制住了。
下面这些,都是哺光仪:
(医院实拍,请勿盗图)2.哺光仪的科学原理是什么?抛开科学原理谈疗效的仪器,都是智商税。
所以我针对哺光仪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它的科学原理。
从专业术语上讲,哺光仪用的是波长为-纳米的红色半导体激光,这个激光照射眼底时,会产生温热效应,增强脉络膜的血供,增加脉络膜的厚度。
专家在研究中发现,脉络膜出现的这种暂时性增厚,会导致光学眼轴长度缩短0.06毫米。可千万不要小看这0.06毫米的眼轴缩短!大家都知道,真性近视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眼轴增长造成的。而哺光仪的照射,可以让脉络膜增厚,变相达到一个缩短眼轴长度的效果。
用妈妈们听得懂的话来比喻,就是每天使用2次哺光仪,每次3分钟,相当于户外沐浴阳光3小时。
所以,从科学原理上看,的确是说得通的。
3.哺光仪能治疗近视吗?搞清楚了原理之后,对像我一样的近视孩子家长来讲,最关心的是:
实际治疗中,真的有用吗?
从暖暖试用近3个月的报告中,其实已经能看到哺光仪对近视的控制效果了。
不仅是我们,在暖暖近视以后,我也加了十几个近视病友群。其中很多给孩子使用了哺光仪的妈妈,都在群里交流哺光仪的使用结果。
今年2月份,发表在《BiomedResInt》上的一篇sci专业论文,系统地统计了多个孩子,随机分为三组:框架眼镜组、ok镜组、哺光仪组。然后分别观察6个月,来统计孩子眼轴和近视度数的变化。
医院副主任医生赵阳在对哺光仪的SCI文章进行解读。
从文献的临床统计数据来看,的确证明,相比框架眼镜和OK镜,哺光仪在近视的防控和治疗中是更有效的。
其实,早在年,在哺光仪还没有完全推广开之前,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就在全世界眼科专家聚集的博鳌国际视觉论坛上做过关于近视防控的报告。在报告中,他专门就红光对近视防控的研究成果做了分享。
何明光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防盲办副主任中华眼科学会防盲学组副组长国际青光眼学会(AIGS)青年顾问委员会委员他在广东、医院和学校对多名青少年进行了红光照射治疗近视的临床实验,分享的初步结果是:
“平均眼轴进展停止、等效球镜进展停止、脉络膜变厚;
一个月后开始出现眼轴缩短0.06毫米-0.1毫米左右。”
至于为什么还未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赵主任认为,应该是在准备冲击柳叶刀之类的顶刊。科学研究真正有效,也是为什么我在做了那么多研究学习之后,才终于选择给暖暖使用哺光仪的原因。很多妈妈对哺光仪的疑问是:
如果哺光仪真的能治疗近视,医院不广泛推荐呢?
可以肯定的是,国内很多医学上前沿的学术研究,医院开始的。但这并医院都会在第一时间引进最先进的技术用于临床。
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我的读者里有医疗体系的肯定懂,我就不多赘述了。
4.哺光仪对眼睛有副作用吗?除了效果,其实安全性更是我们作为家长关心的。
关于这个,我主要研究了两方面的数据:
一是从红光的能量安全性上看。
目前市面上哺光仪的品牌虽然多,但真正拿到国家二类医疗器械牌照其实并不多。所有有医疗牌照的哺光仪,都必须通过工信部国家光电检测中心的认证。通过认证的I类激光,在安全性上被认为是无害的,不会对眼睛形成有害的光学辐射。
这也是我强烈建议妈妈们在选择哺光仪的时候,一定要选有国家二类医疗器械牌照的品牌。毕竟是直接照射孩子眼底的激光,千万别贪图便宜,或者贪图方便,在网上随便买一个就给孩子用!切记!!
二是从临床数据上看。
从哺光仪诞生之初,其实是用来治疗弱视的,有多年的临床治疗数据作为安全性支撑。在弱视治疗过程中,意外发现能导致眼轴缩短,所以才研发了针对近视治疗的哺光仪。
从哺光仪年上市到现在,已经有数万例的临床治疗案例。目前,从几万例数据来看,尚未发现有使用哺光仪引起不良反应的安全报道。
我也是一个普通妈妈,不研究清楚安全性,我肯定不敢给自己的孩子使用。
当然了,哺光仪从上市到现在,总共也不到7年的时间,还是一个非常新的事物。我也期望能在更专业权威的杂志上看到关于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报告,以及看到更多的临床数据披露。
如果对这样的新事物接受程度有限的家庭,我也劝大家可以再等等。
最近国家也对哺光仪越来越重视起来了,国自然基金也有了关于哺光仪的项目立项。相信未来几年,一定能有更完善的数据和文章出来的。
5.为什么不开团?基本上每篇文章后台,都会有妈妈在评论区里问我哺光仪什么时候能开团。
所以,今天一看到题目就拉到最后看有没有团购的妈妈们,我要让你们失望了。
不是我不想给大家组织团购,而是在这几个月里,我通过反复地跟医生和专家的沟通,我认识到,哺光仪这样的医疗器械,绝不能自己在网上买来随便用用!所有的使用,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前后的视力数据,也要有专业的视光师来进行统计和监测。
我最近正在跟于刚教授的团队沟通,希望如果开团哺光仪,医院的医生和视光师,来为购买的妈妈们做专业的指导和监测。
如果能谈下来,咱们也许就能开团。如果谈不下来,我下一篇文章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怎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哺光仪产品。医院购买就好。
关于暖暖的近视报告,我还写过好多相关的眼科科普文章,大家可以点击我的公号里的“近视专题”查看。
参考文献:Xiong,F.,etal.,OrthokeratologyandLow-IntensityLaserTherapyforSlowingtheProgressionofMyopiainChildren.BiomedResInt,.:p.(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ND/————(点击图片查看全文)点击“阅读原文”来微博找我玩儿吧~勤点在看,我们才能常相见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