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说
注意网络短视频信息驳杂,作为家长,除了担心“教坏小孩儿”,更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中忘记时间,既耽误了学习,对眼睛也是很大的负担!你是不是也和主任一样,睡前刷十分钟短视频放松一下,结果一不注意就过了一个小时!结果第二天休息不好!
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只会更加严重!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沉迷短视频?怎么提前发现孩子是否近视?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
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沉迷短视频?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调查报告显示:
学习负担比较重、有心里话藏在心里、感到孤独、心理上有压力、对未来迷惘的中小学生,使用短视频的频率更高、时间更长。
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家庭教育情况等也直接影响学生对短视频的使用。
1有心里话藏在心里
研究发现,有心里话藏在心里谁也不说的中小学生接触短视频的比例为70.0%,有心里话跟同龄朋友说的中小学生接触短视频比例为69.8%。
而心里话经常跟爸爸、妈妈、老师、祖辈说的中小学生,接触短视频的比例要比前两者低得多。
孤独感的学生
调查同时发现,经常有孤独感的学生用过短视频的比例,比没有孤独感的学生高出15.6%,经常在心理上感到有压力的学生,比没有感到心理压力的学生,比例同样高出15.6%。
同时,孤独感强烈、心理上有压力、对未来迷茫的学生每天使用短视频时间更长,较少有孤独感、心理压力小、对未来不迷茫的学生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时间更短。
3学业负担情况
调查也显示,学习负担很重和比较重的学生,用过短视频的比例分别为67.8%和70.1%。而学习负担很轻的学生用过短视频的比例为44.6%,相差了0多个百分点。
4人际关系情况
同时,感觉自己在同学中不受欢迎、在学校被人看不起、与第一次见面的人交谈困难的学生,接触短视频比例更高,同时使用短视频更频繁,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时间也更长。
由此可见,学生的人际关系感受与使用短视频的频率、时长密切相关,在人际关系中感到压力与缺乏技能的学生,往往使用短视频的时间更多。
平时注重引导,家长更要以身作则怎么样?看完后是不是对孩子沉迷短视频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作为家长的你,当孩子沉迷于短视频时,该怎么去正确的引导呢?别慌!咱接着往下看!
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亚灵老师说,正如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孩子沉迷短视频的原因有很多种,如学习压力大、生活中玩伴少、亲子关系不好等都容易让孩子沉迷短视频中。
而最关键的,还是能够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社会活动不多。
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安排丰富多彩的外出活动和高质量的家长陪伴,单调的生活会很容易使孩子沉迷短视频。
“再就是一些家长没有在短视频时间、内容、意义上和孩子深入分析,给孩子设置明晰界限,所以,自律性差的孩子一旦沉迷就很难停下来。”
发现孩子沉迷短视频后该怎么办呢?
孙亚灵老师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有同样疑惑的家长可以看一下。
孙亚灵说,发现孩子沉迷短视频,家长首先要注重态度和方式方法,冷静的和孩子进行沟通,如果行为过激,反倒会让孩子产生对抗的心理。
其次是家长要监督孩子的行为,要和孩子共同面对,制定计划和目标并监督孩子完成。
第三,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缓解学习上的压力,要注重维护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最后,家长们需要在一些关键原则问题上做到有规矩、有原则、不让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做好榜样,这样的话,孩子的行为就不容易有大的偏差。
关于眼睛的注意事项近视度数低,需要戴眼镜吗?近视后还能不能恢复?父母近视是否会遗传给孩子?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保护孩子视力?......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小学生篇),一起戳大图了解↓↓↓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