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近视已经习以为常,不就是戴副眼镜吗?有那么可怕吗?
单纯的近视不可怕,可怕的是高度近视引起的并发症可怕,尤其引起眼底视网膜病变,不仅可怕,而且致“盲”,80%的高度近视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样的“高度”“不胜寒”。
什么是高度近视?
一般将近视度数在度以下称为低度近视,-度之间称为中度近视,度以上的就是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是因为眼轴变长引起的,一般成年人的正常眼轴在24.5mm左右,而高度近视眼的眼轴能够达30mm。
高度近视眼的眼轴变长,眼球这个“球体”也被撑大,在眼轴不断变长的过程中,会引起眼内组织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可能会带来一些损伤,比如白内障、青光眼以及各种各样的眼底病。其中,最严重的是高度近视眼轴增长引起的视网膜变性。因为眼睛里的视网膜发育成熟后,就不会再自然生长,只能被动地随着眼轴拉长,越拉越薄,这时视网膜就有可能变性、萎缩、出血,甚至发生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
据统计,大概有30%的近视是高度近视,而80%的高度近视可能会发生以上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高度近视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几率比正常眼高大约七八倍。当发生视网膜脱离时,患者视网膜脱离地方的视野对应的将会是一个黑幕或黑影。
随着视网膜脱离的范围越来越大,黑幕就越来越大,如果视网膜全部脱离,眼睛就全看不见了,也就是盲。
高度近视的盲是可防可控的
谈盲色变,高度近视的盲是可防可控的。
高度近视人群因为对其危害认知不足,仅将其认为是一种度数较高的近视,直到眼底出现明显病变导致视力缺失甚至是失明后,才想到就医,就为时已晚。
高度近视大部分有遗传素,如家族史有高度近视的,家长务必在孩子3-6岁就进行验光等检测,甚至在3岁之前也可以验光和检测眼底。早发现早治疗早防控。已经高度近视患者的注意事项:不要进行剧烈运动,比如篮球、足球、拳击、跳水、蹦极等,可选择慢跑、游泳等较为和缓的运动,避免颠簸;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视疲劳,注意用眼卫生;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
高度近视患者如果发现眼前黑影飘舞,视力突然下降,中央暗影或一侧看不见等情况,必须尽快到专业机构检查;如果刚刚发生视网膜裂孔,在视网膜还没有脱离时,能够通过激光的办法进行治疗;
如果已经发生视网膜脱离,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让视网膜贴回去,然后再将裂孔周围焊接上。具体选择何种治疗方式,还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综合检查后,做出判断。
爱护眼睛从点滴做起
高度近视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以尽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目前病理性近视眼的治疗方法有限,并且无法逆转视觉上的损伤,因此对高度近视眼眼底并发症需要从预防源头做起,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尽量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针对于已发生的近视要尽量延缓其快速发展,即便成年后通过近视手术的方式来矫正近视,也需要排除眼部疾病后才可手术,另外,控制好度数才能有手术方式的多种选择性。
近视一旦发生便无法逆转,所以我们应该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度数快速增长引起重视,让孩子们积极的参加户外活动,适当地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等,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近视矫正方案加以干预。
爱护眼睛要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目”浴阳光,科学防控。
作者简介
孙平,主任医师,高级验光师。专职于眼视光工作二十余年,现主要从事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率先在扬州地区开展医学验光,熟练掌握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型镜等隐形眼镜的验配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处理。从事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二十余年,在眼科核心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20余篇,曾获扬州市新技术引进一等奖。
专家门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全天
编辑:蒋潇潇
审核:汤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