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青少年度近视到底有多严重

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有度近视到底严重不严重?”,今天就让眼科波波告诉你答案。

度近视到底严重不严重要从两个层面去阐述。

第一个层面就是年龄的大小,大家都知道度以内的近视属于轻度近视,度到度之间属于中度近视,大于度就属于高度近视。这个程度的划分没有把年龄这个变量加进去。目前现实状况是6岁到16岁这10年间,一旦发生近视了,平均每年近视度数会增加大概50-度左右。这样算的话,假如孩子8岁有度近视,每年按最低增涨50度计算到了16岁就有度近视。以此类推,9岁度近视,10岁度近视的孩子16岁以后都有可能成为高度近视。一旦跨入高度近视行列,诸多的眼部并发症甚至致盲眼病的发病率都会大大增加,有人预言高度近视的致盲人数未来可能会与日俱增。所以通俗简单的讲,一个孩子如果8岁前就近视的话,无论多少度,都应该做好全面的防控措施,要不然发生高度近视的可能性极高!这不是危言耸听,这需要引起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

第二个层面就是眼轴的长短,很多家长都能准确说出孩子的身高体重,但问及孩子的眼轴长短时常常是一头雾水,其实评价眼睛发育情况最精确最敏感的指标就是眼轴的长度,通俗的讲眼轴的长度就相对于眼球的大小,近视度数越高,眼球一般就会变的越大,就像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越吹越薄,直至破裂。而眼球越来越大视网膜、脉络膜、巩膜也会变的越来越薄,虽不至于破裂,但很多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就是因为眼球壁变薄,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正常眼轴的长度在23.5mm左右,一般眼轴每延长1mm就伴随着近视增涨-度左右,所有说当眼轴长度大于25.5mm,尤其是大于26mm的时候,眼底病的发病率就会大大增加。说到这里,重点来了,近视的严重程度其实用眼轴的长度来衡量比用近视的度数来衡量更为确切,只是近视度数的测量比较普及,而眼轴的测量还没有那么深入人心也没有那么普及,很多眼镜店是无法进行眼轴测量的。我们的眼睛有一个特殊的现象,明明眼轴已经大于26mm了,但验光的结果并不一定大于度,也可能表现为度左右,这种情况是最最危险的,表面是近视度数不高,但眼轴已经是高度近视的范畴了。出现这样的现象与眼角膜的弯曲度即角膜曲率(角膜的平坦程度或者说陡峭程度)有关。还是以度近视举例,同样的度数,本质上有可能是下面几种情况:1、眼轴变长、角膜曲率正常2、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大(角膜陡峭)3、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小(角膜平坦)4、眼轴正常、角膜曲率大(角膜陡峭)5、眼轴低于正常、角膜曲率大(角膜陡峭)当然,还有可能是其他更少见的情况,比如晶状体、玻璃体等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近视。以上几种组合情况第1种最常见,第3种最危险(近视度数不高但眼轴很长,容易被忽视)。通过验光、角膜曲率及眼轴的检查就基本上可以了解近视的本质,从而明确近视的严重程度,为下一步防控措施提供重要指导依据。千万不要被单纯的近视度数这样的表面现象所蒙蔽。附:高度近视的危害

正常眼底

高度近视眼底

脉络膜不能随着眼球壁的扩张而扩展,导致脉络膜缺失,透见白色巩膜(蓝色虚线位置)

由于高度近视患者周边后极部巩膜会不规则变薄,进而形成角巩膜葡萄肿,玻璃体出现液化和浓缩,因为玻璃体不均匀,出现浑浊,故产生飞蚊症。玻璃体液化以后可以侵达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裂孔及变性。另外眼球病变以后,其脉络膜发生萎缩,可以在眼前后极部产生新生血管,导致眼底出血。而整个视网膜变薄,出现黄斑裂孔、视网膜周边裂孔和变性及视网膜出血,最终可导致眼底病变。随着年龄增长,高度近视患者较一般人群更易出现白内障、青光眼或斜视。预防近视,刻不容缓,强烈推荐绿色环保的近视防控指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看下面: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说了半天,让沉重的心情轻松一下,一首《爱眼歌》送给家长和孩子!光明使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hfsl/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