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攒竹(天门)
二眉之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两拇指由下至上交替直推。
30到50次。
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烦不安等。
推攒竹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揉太阳等合用;若惊烦不安、燥动不宁,多与清肝经、按揉百会等合用。
另外,开天门以及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这头面四大穴还对预防小儿弱视、近视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2、坎宫(眉弓)
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成分推,称推坎宫或推眉弓,亦称分推头阴阳。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
30到50次。
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推坎宫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多于推攒竹、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痛,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河水等合用。亦可推后点刺出血或用掐按法,以增强疗效。推坎宫还可以配合大椎穴、风府穴、风池穴等穴位,治疗孩子的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等症。
父母平时腾出一点时间,每天晚饭前就给他推推坎宫,可以有效预防眼部疾病。
具体做法是:父母将两大拇指分别放在孩子的两眉头上,然后沿着眉毛向眉梢做分推,推的速度要慢,用力要轻。在春季干燥的时候,要是发现孩子的眼睛发红,就应该给他推坎宫,提早治疗。
3、山根(山风)
两目内眦之间。
拇指甲掐。
3到5次。
惊风、抽搐。
掐山根有开窍醒脑、定神的作用。对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入中、掐老龙等合用。本穴用于治疗疾病外,还和年寿、准头等穴用于诊断,如见山根处青筋显露为脾胃虚寒或惊风。
小硕说:
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如在沙滩上画线一般。
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位置和身体情况等,灵活掌握推拿次数。不可拘泥。
3、对于上肢部的穴位,一般不分男女,一般均以左手为主(亦可先推左手,再推右手,或只推右手)。
4、若宝宝皮肤干燥,可适当使用介质,如清水、油、母乳、滑石粉等。
来源:网络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如果想了解其它关于育儿、小儿喂养、小儿推拿、小儿常见病等诸多问题,欢迎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