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看看眼科专家怎么说?
医学专家认为:视疲劳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视疲劳是目前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眼疲劳、眼干涩、异物感、眼及眼眶周围胀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头疼、眩晕、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少数患者可出现复视、立体视觉障碍、眼压升高、角膜损害等。上述症状出现两个以上者即可诊断为视疲劳。
青少年由于眼睛在发育过程中,视疲劳易出现近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或加深原有近视程度。
引起视疲劳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用眼疲劳、用眼过度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眼睛调节功能障碍,便会导致视疲劳;
第二,屈光不正未矫正当患有近视、远视、散光时,看远和看近都需要动用很大的调节力,使眼睛过分劳累。眼镜光度不合适也会造成视疲劳。
第三,环境因素视疲劳是在用眼过程中产生的,与视觉环境息息相关。研究表明,受到光污染的视觉环境会对人眼的视网膜造成伤害,并进一步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因此采取科学健康的方法改善光污染对眼睛的影响,是缓解视疲劳、预防和控制近视的有效方法。
我国是近视眼的高发地区,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用眼过度导致的视疲劳,改善用眼习惯和视觉环境,对缓解视疲劳有重要意义。
01近距离用眼姿势。近距离用眼时,身体应保持静止状态,坐姿端正,看书、写字要求距离大于30厘米。乘车、躺在床上或伏案歪头阅读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眼的调节负担,从而造成视疲劳。
02近距离用眼时间。除病理因素外,视疲劳也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眼肌疲劳有关。通常,近距离用眼时,间隔40-45分钟左右应休息10-15分钟,休息时应远眺,远眺有助于眼睛调节力的放松。
03增加户外运动时间。多一些户外的运动或活动,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眼睛会有更多的远眺时间,可以帮助放松眼部肌肉和神经。接触户外动态变化的光线,可使眼睛调节功能增强,从而延缓近视发生,最好保证每天有2小时以上接触自然光。
04注意用眼光线。选择合适的护眼灯,使用动态光源照明。光照不足或过强、视野内光线分布不均匀或闪烁不定,都极易引起视觉疲劳。
05减少蓝光辐射。手机、电脑、电视、以及数码产品的LED屏幕中有高能蓝光,蓝光是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可见光,过长时间照射对人眼有害。正在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要尽量缩短看屏幕的时间。一般1小时左右要休息10-15分钟,并保证室内光线照明。看电视时要注意高度应与视线保持水平,距离为屏幕对角线的3-5倍。
06定时就诊。万一已经发生了近视,应分析原因并尽快矫正,定期复查。
如何切实有效的防止近视、保护青少年视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大事,也是需要人人皆知人人参与的大事。孩子自身要有预防近视的观念,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做到劳逸结合科学用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近视预防需要全社会参与,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光明的未来,让我们放慢节奏,让眼睛休息一下吧!
想制定专属近视防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