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我们就在不久前——在上个"漫长寒假"的网课大战即将结束前——讨论过戴上神奇的眼镜,美美睡一觉就能矫正视力?关键要看这几点!
小黑板
谁需要眼科体检?
1.三周岁开始,建议开始进行眼科检查;
2.检查发现有眼科问题的,请按需随访;
3.即使眼科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每年也需要常规复查一次。
转眼不过三个月,
为什么又重提眼科检查?
先分享小道姐姐作为小学生家长的
最新经历:
经历了三个多月网课、电子屏的频繁轰炸下,家中正读小学的老大在五月底的眼科检查结果:
??左眼视力0.9,出现早期近视(25度)
??右眼视力正好1.0,用完了幼儿期的,需要警惕出现近视眼!
眼科医生建议:虽然视力出现明显退步,但还不急于干预。可能是用眼过度造成的视疲劳而导致的"假性近视"。观察网课结束、减少用眼后,视力是否会恢复。
三个月后……
回到了常规的线下课堂+一个漫长暑假之后,最新检查结果如何呢?——期待中的视力好转并没有来到,而是朝相反方向发展:双眼度数双双加深了!
??左眼从25度加深到50度;
??右眼从0度加深到了25度!
短短三个月,即使停了网课,缓解了视疲劳,双眼的度数依然各自加深了25度!
正式宣告:才8岁(升三年级)的小姐姐,早早地开启了"近视眼"时代。
眼科专家
Dr.StevenZhang
长期从事高端医疗眼科
受训医院
和阿姆斯特丹VU医学中心
眼科医生说
别焦虑!请家长们理性看待近视眼!
当前的社会环境,造成了幼儿时期就开始"近视高发"。东亚地区高中生近视率已经大于70%,用眼过度的时代,孩子们的视力高频率出现退步,近视的出现越来越早,似乎已是不可阻止的趋势。
既然是大多数人都可能拥有的现象,就不能称为"异常"。所以请家长们放下焦虑,坦然面对。
"早发现",最关键!
——发现极早期的近视,
也许是可以恢复的“假性近视"。
什么是假性近视?
简单说,假性近视就是用眼(睫状肌)疲劳引起的近视。通过滴放松睫状肌的眼药水,或休息后可以恢复的那部分近视。
假性近视一般出现在青少年近视的极早期(所谓单纯假性近视),或夹杂于真性近视之中(所谓混合性近视)。
"假性近视"别焦虑,
很可能还来得及!
1.减少用眼时间,缓解视疲劳
"用眼过度"往往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首先就是让疲惫的双眼得到充分的休息。比如:尽量远离电子屏。
但如果是像前文中经历一样,三个月的调整和休息还没有好转,或者好转的效果不显著的,就需要考虑采取其他干预手段(当然也不排除还有其他影响到视力的不良习惯)。
2.使用处方眼药水,放松睫状肌
传统治疗:目前较多用的是“0.5%托吡卡胺”,兼具放松和扩瞳作用。效用短暂,但每天睡觉前滴,不影响次日的活动。(市面上还会见到0.25%托吡卡胺,但是只有扩瞳而无放松作用,不适用于假性近视)。
0.5%托吡卡胺
上海地区:曾用过“消旋山莨菪碱”,只有放松而无扩瞳作用,药理效果显而易见。但目前已经不太看到了。
消旋山莨菪碱
东南亚地区:目前常见的是“0.01%阿托品”,治疗效果相对会比较明显,并且已有临床研究表明疗效。而且“每天一支的小包装”也更方便、卫生。但可惜,目前尚未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
0.01%阿托品
以上几种眼药水,都能通过放松睫状肌来缓解视疲劳,达到缓解假性近视的作用。一般在使用2周后开始起效,建议使用眼药水2-4周后再次进行眼科复查。
假性近视,一般出现在近视的极早期,这也是为什么反复提醒大家带孩子常规地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一天发现近视的趋势,有很重要的意义。
"假性近视"也别高兴太早,
即使恢复了,很可能还会"弄假成真"!
发现假性近视的意义:尽量延迟近视的发生,而非完全治疗和避免发生近视眼。
从统计学而言,单纯假性近视的概率:度数不高于75度、视力不低于0.6、发生时年龄不大于12岁、占比不超过5%。也就是说:发生近视中有95%,是真性近视,至少是混合性的,这些孩子早晚都要戴眼镜。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在如今用眼过度的环境中,如果很难避免近视的发生,那么"延迟发生"比"杜绝发生",要更有现实意义。
家长和眼科医生能为孩子们做到的是:晚发生,比早发生要好。
保护视力,
请记住眼科医生反复强调的Tips
1.减少使用电子屏的时间,极限不超过1个小时
2.屏幕越大、距离越远,对视力的保护越高
3.缓解视疲劳,户外活动很重要
4.正确的坐姿和写字姿势也很重要
5.切勿盲目相信非正规医疗机构宣扬的所谓"自然疗愈"等未经医疗权威认证的近视治疗法,有时反而会加重视疲劳,对视力有损伤!
本文部分文字参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