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青少年近视眼发病率很高,根据新加坡健康促进局(HealthPromotionBoard)的统计,小六学生中65%患有近视,而这一比例在小一学生中也高达28%。
由于CB期间圈在家里很少户外活动,加之学校课程和补习班都改成了网课,过度用眼使儿子一开学就发现,坐在最后一排已经看不清楚板书了。于是我担心起来,赶紧上网查询如何预约眼科门诊。
在国内,医院挂号就行。但新加坡的分级医疗体系,医院挂号,那么,医院和预约眼科医生呢?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新加坡医疗体系。从运营机构来看,分为公立和私立;从门诊科室来看,分为全科和专科;医院只有专科门诊和急诊。
全科医生医院,一般感冒、发烧常见病等去看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有的在私立医疗集团下属的诊所,有的在公立polyclinic,全科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会referral给专科医生。
专科医生有的自己开私立诊所,诊所位置不限,可以在马路边、商场里、医院里,医院并没有雇佣关系,医院的场所和设备;医院的职员,医院上班。所以,看专医院比较擅长什么科室,有没有特殊的仪器设备和治疗手段,二要看医生的专长和经历。
言归正传,下面说说如何预约眼科医生。
首选,我选择了公立医疗体系内的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SingaporeNationalEyeCentre,简称“SNEC”),因为它是最权威的眼科中心,对近视眼治疗有专门的科室,对于青少年近视眼治疗也有专门的医生,这是我后来才了解到的。
医院订好了,如何预约医生呢?有三种方式:
01先去公立Polyclinic看全科医生,由全科医生referral到SNEC的眼科医生,Polyclinic只是起到了分诊作用
优点:费用有优惠。
缺点:预约时间长,预约Polyclinic要将近1个月,由Polyclinic再预约到SNEC至少还需要两周。
02直接打SNEC电话预约
优点:无。
缺点:预约时间还是很长,7月3日打电话预约,最快看诊时间排到了9月8日。
03通过保险公司预约
优点:预约时间短,7月3日打电话,预约到7月20日看诊。
缺点:不是所有保险公司都能够提供这项服务,我医院的住院保险,才获得了这项增值服务。
到了7月20日看诊时间,出发吧。MRT坐到欧南园(OutramPark),医院(SingaporeGeneralHospital,简称“SGH”)的指示牌,走F出口。
SGH这片区域是新加坡中部医疗机构的集中区域,医院和医学院,SGH更是世界排名第三、亚洲医院,前总理李光耀就曾在SGH接受治疗。
走出地铁站后会看到各个医疗机构的指示牌:
医院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牙科中心
国家眼科中心
国家心脏中心
糖尿病和新陈代谢中心
新加坡国立大学杜克医学院
顺着指示牌我们一路走下去,途径正在建造中的东南亚首个质子治疗癌症中心。它将于年竣工使用,这种新疗法采用质子消灭癌细胞,比传统疗法更精确,副作用也较少。
一路都有凉棚,很顺利找到了国家眼科中心。登记、量体温、工作人员引导至指定楼层、分诊,然后就是等候了。
我们预约的是下午,医生吃中饭还没有回来,病人也少,走廊显得空荡荡的。于是,我们先找地方吃午饭,医疗区域内就有便利店、咖啡店、快餐店,价位与外面一样。
吃饭回来,走廊上基本坐满了8成。医院的服医院要差些,但环境很让人舒心。医院人满为患的拥挤和焦虑躁动的不安相比,感受好很多。
注意到墙上的告示牌了嘛?如果做出侮辱医务工作人员的行为或语言,可以根据法律处以新币罚款和一年监禁。
终于轮到我们啦!先到一个小房间由护士进行预检查,测视力、色盲等项目。然后,进到医生的房间,了解父母视力、孩子日常用眼情况、检查眼底等等。
随后要确定近视度数,医生叫来了验光师带我们去另外一个房间验光。最开始说可能要散瞳,但后面检查出来没有近视,只有25度的散光。
检查结果令人开心,医生说无需用药,每天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即可。我之前听说有一种眼药水叫阿托品,能有效缓解近视,国内很多家长带孩子来新加坡开这种药,所以我想让医生开点预防着。医生没给开,说没有症状点那个眼药水会有副作用,只能作罢。
看诊结束后同时预约一年以后复查,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医生说针对5-9岁的儿童正在做一项近视眼用药的研究,会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情况配置不同比例的药水,并追踪使用效果。要每半年复查一次,每次都要散瞳。想想还是算了,儿子并没有近视,还是不要冒这个风险了。
最后,说一下对医生的感受吧。整个过程接触了三名医生,主治医生、验光师、做科研的医生。主治医生大约50多岁,很有经验;另外两位相对年轻一些,感觉不到40岁吧。顺便说一下,通过保诚预约的各类专科医生都至少有5年以上的从医经验,还是比较放心的。
//////////
对于新移民和外国人来讲,对新加坡医疗体系应该有简单的了解,万一遇到紧急情况也可以知道如何应对。
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