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塞尔比我不比艾伯顿

在当今斯诺克这个大家庭,有些球员是以击球速度快而著称,有的球员以击球速度过慢著称,快枪手行列中又以奥沙利文、塔猜亚、赵心童为代表,而在击球速度过慢的球员中,以彼得.艾伯顿、安东尼.汉密尔顿、李.沃克、罗德.劳勒为代表。截止年斯诺克直布罗陀公开赛,据数据统计,彼得.艾伯顿的出杆速度为30.66秒,汉密尔顿出杆速度为29.78秒,李.沃克出杆速度为30.42秒,罗德.劳勒出杆速度为30.43秒,这几位便贴上了“魔王”的标签,垫底的依然是受人尊敬的艾伯顿。

戴着眼镜的艾伯顿还是蛮帅气

彼得.艾伯顿,是大家一致公认的“磨”界代表性人物,年斯诺克世锦赛冠军的他是否是磨得一个重量级冠军呢?答案当然不是,当时艾伯顿在决赛以18-17战胜“台球皇帝”亨得利,且出杆速度在25秒左右,也就是说年轻的艾伯顿打球速度同样很慢,随着年龄的增加,出杆速度变得越来越慢,也是情理之中。

谁说我没气质

年斯诺克世锦赛四分之一决赛,奥沙利文对阵艾伯顿的比赛中,第一阶段艾伯顿2-8落后,第二阶段6-10落后,最终在第三阶段以13-11的比分逆转,这场比赛对于具有“火箭”之称的奥沙利文来说是极其残酷的,仅第三个阶段8局球就耗时近四个半小时,最为头痛的是第二十局,艾伯顿用六分钟打出了“12分”的高分,用球迷的话说,六分钟时间奥沙利文又打出一杆了,还外加与观众互动。

看着艾伯顿,奥沙利文笑了

如果说奥沙利文和艾伯顿结下梁子,这场比赛功不可没,多年以后,奥沙利文对艾伯顿已不在有那种厌恶之感,他曾这样说到,“艾伯顿与塞尔比之间,我很反感塞尔比,艾伯顿打球慢,那是与生俱来的,他根本就快不了,再好的球形,在他手里,他都会考虑很长的时间,而塞尔比却不同,手感好的时候打球很快,手感不好的时候就故意把对手拖入他的节奏,有时候甚至可以摧毁对手的意志,让对手渐渐失去手感”,他之所以会这样说,不是没道理。

光头的奥沙利文

我们不得不承认塞尔比对比赛的那股韧劲,可能他与其他球员对斯诺克的理解不一样,资深的球迷应该非常清楚,很多场比赛塞尔比为什么可以超级逆转,这不仅仅是他攻防兼备能力的体现,而“磨工”非常了得,同样发挥的淋漓尽致,“逆转王”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六分十三秒”可谓是塞尔比的经典系列之一,年斯诺克北爱尔兰公开赛四分之一决赛,塞尔比对约翰.阵希金斯的第七局比赛中,当时塞尔比66-0领先对手,当台面还剩下5颗红球的时候,塞尔比一杆防守,思前想后、绕着球台看来看去,花了六分十三秒的时间出杆,因为这一次的考虑时长,在整个斯诺克台坛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塞尔比六分十三秒的球形

塞尔比不仅仅受到粉丝的指责,奥沙利文也没闲着,他说到,“如果我遇到塞尔比这样一颗球考虑六分多钟,我会直接让他一局”,丁俊晖这样评价塞尔比,“为了取得胜利,他不择手段,哪怕在你超几十分的情况下,塞尔比也不会轻易放弃”,甚至台联赫恩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我不想再看到球员在一次击球时,消耗那么长的时间,不希望看到任何一位球员,在接下来的英锦赛上有那么长的击球时间”,这一切均指向塞尔比,但塞尔比却这样解释到,“我当时考虑的很多,只是觉得我应该做一杆更好、更严密的防守,我需要一杆进攻的机会才有可能赢下这一局,再说这也没有违反斯诺克比赛规则啊,这又不是单局限时赛”,经过此次事件,塞尔比掉粉不少,输了球又输了人品,事后台联也明确指出,球员故意拖延比赛的时间,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约翰.希金斯与塞尔比

当然,作为职业斯诺克球员,获得胜利才是最终目的,像奥沙利文、特鲁姆普、罗伯逊、丁俊晖等球员,在他们比赛中,无论是现场观众还是看直播的球迷,都不会感觉很累,他们会取悦观众,超分的情况下还不忘来一段表演,而反观塞尔比以及艾伯顿、李.沃克等球员的比赛,球迷只能说,一个字,“累”,两个字,“太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hl/11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