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蘋活动儿童近视防治与现代近视眼手术

盖百霖价格 http://m.39.net/pf/a_4342798.html

3月19日下午,在北京叔蘋同学会办公室,我们非常荣幸地聆听了一场关于《儿童近视防治与现代近视眼手术》的讲座,主讲人是北医三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冯云教授(学号:/39-40)。来参加活动的叔蘋会员不仅有孩子的妈妈,还有在幼儿教育岗位的老师。在近视低龄化、普遍化的今天,很少有人能说自己或家人、朋友不曾被近视困扰。冯大夫以眼科专业的知识与经验为大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普,解读近视的成因与预防,讲解近视手术的利弊。讲解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与冯大夫进行交流,大家都感到受益匪浅。为了能让更多同学了解儿童近视预防和近视手术相关的知识,我们整理一些常见问题,与大家分享。

Q1:儿童近视眼防治为什么如此重要?

1)儿童近视发病率高,防治近视刻不容缓

数据表明,预计到年,我国5岁以上的近视儿童将超过50%,将有高达90%的青少年患有近视,高度近视的总人口将达到至万人。这些数字足以引起我们对儿童近视问题的重视。大家都能感受到,现在的孩子花在读书写字和电子产品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同时,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家长又为孩子安排了各种培训班,这些反映到儿童身上的问题就是过早近视。

2)近视也许很难避免,但可怕的是儿童时期近视

冯大夫从眼球结构,视网膜成像原理开始讲解。其中,屈光不正就是来自5米外的平行光,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无法在视网膜上成像。屈光不正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小孩生下来是没有视力的,处于发育期的儿童,眼球比较小,前后径很短,视力发育也不完全,因此,正常的孩子其实都是远视眼。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变长,远视度数慢慢减少,视力也逐渐增加。在儿童的生长期环境对视力的发育影响很大,一方面要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另一方面照明、姿势和营养也是影响因素。家长要提醒孩子平时看书看东西不要偏头看,看东西尽可能两眼同时注视。

幼儿4-5岁时在幼儿园进行的视力筛查会检查孩子有无屈光参差的问题。屈光参差的定义为:双眼相差超过2.0D。如果儿童出现屈光参差,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配镜矫正,避免出现交替视、斜视和弱视情况。

造成近视的原因是眼轴过长形成的屈光不正。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已经近视了,即使每年控制良好,平均每年增长50度,孩子到了18岁,也将是一个高度近视患者。更何况,每年度增长的情况也是很容易出现的,那么最后近视度数可能超过度。高度近视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有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视网膜脱落,黄斑出血和黄斑变性、青光眼等。高度近视患者不建议进行急速运动,如过山车、蹦极或跳水,避免出现视网膜脱落。

3)如何预防儿童近视?

近视成因主要是遗传和环境,其中环境的影响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原本是适应野外生活的,人眼最适合看五米以外的物体,此时睫状肌不做功,而要看清近处的物体,则需要睫状肌进行调节。现代人长期生活在室内,且大部分时间近距离用眼,使得眼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下,逐渐丧失调节能力,因此近视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之所以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远远高于其它国家,是中国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过少造成的。

经验表明,要预防近视眼,一要让孩子多接触自然光,二要多看远处的物体。冯大夫强调,对于2-6岁儿童孩子,一定要保证每天户外活动两小时以上。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孩子近视,至少能大大延缓近视发生的时间。

4)什么是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定义:由于过度用眼,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痉挛造成的功能性近视,可以通过睫状肌麻痹(即散瞳)治疗。假性近视的孩子,散瞳后一般能够恢复视力,无需配眼镜。散瞳验光后,验光结果右:-1.0D,左:-0.75D,需要配镜;如果散瞳验光以后结果:右:+0.5D,左:+0.75D,说明偏远视,无需佩戴近视镜。

假性近视是不需要佩戴眼镜矫正的,若假性近视患者长期佩戴近视眼镜,反而容易造成真性近视,孩子在带孩子佩戴眼镜之前,一定要检测清楚孩子的近视属性,不可盲目配镜。

5)孩子那么小,散瞳会不会伤眼睛?

冯大夫回答,散瞳不会伤眼睛。散瞳就是用药物麻痹睫状肌,使其暂时失去调节能力,暂时看不清近处的东西,同时瞳孔会一定程度放大。散瞳后尽量避免呆在光线较强的地方,如进行户外活动,最好佩戴墨镜。散瞳一般分为快散(几个小时)和慢散(大约三周)。慢散实际上是一种治疗假性近视的手段,而且只有慢散才能分辨出孩子是假性近视还是真近视。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做慢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医院都是快散。孩子近视不是病,散瞳是最基本的医疗措施,医院检查。如果孩子散瞳验光后,发现是真近视,一定要及时配镜,并随时佩戴。

Q2:近代近视眼手术有哪些,推荐做么?

近视的治疗手段目前主要有:

1)佩戴框架眼镜;

2)使用角膜接触镜;

3)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屈光手术。

佩戴框架眼镜,是最常见的矫正方式,对于已经确诊为近视的孩子,一定要正确佩戴近视镜,不能时戴时摘。

角膜接触镜,常见的是OK镜(也称角膜塑形镜),对于8-12岁孩子,可以延缓近视发展,但使用中要注意卫生,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12岁以上孩子,不推荐使用OK镜。

近视手术怎么样?要不要做?冯大夫说:近视手术实际上并不是治疗性的手术,而更接近于美容手术,演员或者其他特殊职业需要,可以通过手术摘掉眼镜。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不推荐做近视手术。虽然在技术上手术很安全,但是毕竟角膜会有创伤,留下疤痕,如果眼睛受到外力,受伤的概率要高于没做手术的人。

各种眼贴、治疗仪针灸有没有作用?冯大夫表示,这些治疗方法作用甚微,不用考虑。有带孩子排队做治疗的时间,不如用来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最后,冯大夫说,我们努力想告诉大家,孩子们应该延长在室外活动时间,一方面有利于延缓近视时间,另一方面也是加强体育锻炼,从而增强体质,改善情绪。对于2-6岁儿童,应该尽可能多的户外活动,对于其他学龄儿童,也应该至少保证每天户外活动两小时。道理虽简,的确为大家指明了方向。非常感谢冯大夫利用休息时间为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对其他同学有一些帮助。

撰稿:李金敬(学号:/45-46)

附:

冯云(/39-40),年于北京八中获得叔蘋奖学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年委员;海医会眼外伤学组委员;欧美同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俄医科大学联盟眼科学术委员会青年委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角膜病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外籍医师中国行医资格考试考官,评审专家。国际眼科及视觉学术大会(ARVO)会员;国际眼科协会ICO(internationalcouncilofophthalmology)玻璃体视网膜专业fellow;英国雷丁大学(universityofReading,UK)组织工程角膜专业访问学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hl/5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