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看清了这个世界

年,地球人刻骨铭心。封城,让年变得前所未有的短暂。口罩,为年蒙上特殊的色彩。我和小奇不喜欢年,不全是新冠肺炎的缘故,我们都不想过年年尾的生日。小奇说:“过完这个生日,我就要上小学了。”我说:“过完这个生日,我就要说我三十岁了。”小奇悼念她毫无压力的幼儿园时光,我悼念我二十几岁的青春。

三十岁最值得记一笔的事,就是做了近视矫正。我从十五岁起戴眼镜,世界就此模糊。后来,度数增加到度,眼镜时刻都要戴着了。我不能克服心理障碍,不敢往眼睛里塞东西,又懒散,嫌戴隐形眼镜麻烦,没尝试过隐形眼镜。因此,整整15年,我早就忘了不戴眼镜看清世界是什么感觉,也没想过有一天会摘掉眼镜。大约是十年前,知道了近视矫正手术可以让人恢复视力,身边也有做的人,我胆小,从没动过这个念头。直到10月份在党校学习时,恰好后座的简同学是眼科医生,班上有个张同学刚做完近视矫正手术,偶然听到张同学向简同学请教手术的事,我突然心头一动,有了做手术恢复视力的冲动。

从一时冲动到蠢蠢欲动,还有个过程。尽管医疗手段成熟,但那毕竟是我的眼睛啊。我找了无数个不同年龄段的人打听手术后的状态。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才发现身边这么多人都做过这个手术,有的是十几年前做的手术了。我在网上找了很多文章看,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众说纷纭的评价,很难分辨。就这样,犹豫着,从十月到了十二月,一日不做,一日不得安心。终于找了个周末,检查了眼睛,手术条件还可以,就想尽快做。医院近视手术安排在周二,周二刚好是我出版的时间。我提前筹备了一批稿件,就定下了手术时间。等待手术的一周,刷到啤酒大王医院实施听障手术,意外脑死亡的新闻,心头一紧,我不算高度近视,近视手术非必要,万一……我又开始在看清世界的“爽”和失去世界的“怕”中挣扎、徘徊。一遍又一遍的心理暗示后,我找了个借口,推迟了一周手术。

12月4日,捱到了手术的日子。当天有四个人手术,我排在第二个。只有我一个老阿姨,其他三个都是正值青春的学生党,父母带着去的。惶恐不安的等待中,我安慰自己:人家爹妈都敢赌上孩子一辈子,不怕不怕。临手术前,护士小姐姐给我们发了一张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在一旁陪伴我的同事听完跟我说:“我还是别做了。”她是打算来看我做手术,给自己做个参考的,我还没上“战场”,她先被术后繁琐的滴眼药水护养打败了。我感到紧张,护士小姐姐说的多长时间滴哪几支药、滴多少次,我全然没听进去。显然,护士小姐姐懂我们,把纸条发给我们说“纸条上写得清清楚楚。”

事实证明,上了“断头台"都是勇士。我比我想象的要强大,配合还不错。手术过程确像简同学说得那样快,一只眼睛五分钟不到就做好了。麻药散了后,眼睛感到磨,流眼泪。原本打算做完手术,看看当天出版的版面,看来是不行了,只好委托同事帮忙看版面。我在家闭眼躺着,直到第二天早上,眼睛才感到好受一点,且一天比一天轻松。其间,眼内有保护膜,远处能看清,近处看不清,手机上的字调大了三倍,还是看不清,提前体验了一把老花眼。当然,出于术后保护,也不宜看。和人联系只能发语音,打电话。由于职业的关系,手机需要接收信息,每天晚上等曾哥下班回来帮我看信息,再一一语音回复、处理。张同学和我做的一样的手术,她的术后反应大一些,她跟我说术后三天,眼睛非常疼,根本无法睁开,所以,我算幸运的了。

一周后,去医院复查,摘掉了眼内的保护膜,近处、远处都彻底看不清了。手术后大约两周时间,大部分时间靠听广播、练琴打发。天天早上睁开眼就看墙角空调上的字,一天比一天清晰。手术恢复期长,六个月内眼睛都要重点保护,每天四种眼药水,滴三到六次不等,为了减少用眼,我养成了听广播、手写稿件的习惯。手术两周后,我看清了世界本来的样子,和那种戴眼镜看的体验完全不一样,很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其实,明亮起来的哪里只是世界,心情也像被清洗得透亮透亮的。恢复视力后的半个月,晨起仍然会找眼镜,出门后想回去取眼镜,总是下意识地往上“推眼镜”,瞬间又反应过来。

三十岁重获光明不易,余生从此爱上广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ss/7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