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戴不合适自己眼睛的眼镜
1
戴其他人的眼镜,眼镜的屈光矫正镜度及配镜数据不能保证与自己的屈光状态相符。
2
视力程度已造成生活与学习不便,却又拒绝戴用眼镜。
3
戴用过度矫正的眼镜。
4
眼镜戴用时间过长。
02
户外运动时间短
现在生活空间小,加上学业压力大,孩子大多数在室内活动。而且玩手机、电脑的时间也更加增加。如果不注意坐姿、距离等问题,很容易就用眼过度进而引起视力疲劳。而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眼睛得到有效放松,从而减少近视可能性。03
用眼习惯不良
1
孩子眼睛的调节力很强,即便与物体距离几厘米依然能看得清。但如果经常以此距离看书、写字就会使眼睛的调节异常紧张。如果长期调节过度,使睫状肌不能灵活伸缩,眼外肌对眼球施加压力,眼内压增高,眼内组织充血,就会使近视度数加深。
2
在不适宜光刺激条件下进行工作。例如:照明不足、照明过强、长时间的日光、光闪烁等。都属于不适宜的光刺激。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近距离工作当然是不适宜的。
3
视网膜视像的持续震颤与跃动。例如,在行驶的车上进行阅读或注视跃动的视频图像等。
04
近视发展过快怎么办
近视发展快需查找真正根源。家长虽然给孩子做了大量的近视治疗,但近视的根源还是没有找出来,所以近视仍然每年一百多度的增长。一般低龄儿童近视原因除遗传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户外活动很少、睡眠少或晚上睡觉开夜灯、过早大量接触电子产品、大量近距离接触智力开发游戏、饮食偏甜品、偏食、运动少、用眼环境差、不正规的近视“训练治疗”等,近视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近视诱因,家长还需到专业机构,查找近视发展原因。
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可有效控制近视发展。建议每个孩子从三岁起就要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定期全面评估屈光发育状况,根据发展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近视就不会发生,或近视发生推迟很多年。目前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非常高,高达80%以上,需要每个家庭都行动起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确保屈光发育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使近视不发生,近视少发展。比如三岁的孩子应该至少有度的远视储备,如果检查时只有度远视储备,此时就要警惕发育过快,需要干预了。近视分为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假性近视可以治好的,假性近视需要经过散瞳验光可以消除。真性近视一般是不能治好的,真性近视是眼睛内部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高度近视者,眼睛变化更明显,眼轴增长。80%以上近视是轴性近视,近视只会越来越重,不要给孩子做过多的“治疗”。“治疗”的开始就是近视大发展的开始,近视后,孩子应该每三个月复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