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眼睛弱视,治疗切勿错过黄金期

我国低、弱视力患者众多。视力不良不仅影响儿童及青少年的眼部发育,降低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将对孩子的升学、日后就业等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弱视是什么?和近视的区别?

在英语里,弱视叫“懒惰的眼睛(lazyeye)”,意思是指,弱视的眼睛非常懒惰,不会主动地去看东西。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

近视的和弱视的孩子,若裸眼视力都是0.5,那么近视的孩子戴上眼镜后,视力就能矫正到1.0或对应年龄最佳矫正视力,但弱视的孩子戴镜后却无法提高视力或不能矫正至正视,这就是近视和弱视之间的区别。

简单来说,就是眼睛没有别的疾病,视力不好,戴上眼镜也不好。

弱视是怎么形成的?

1、形觉剥夺

在视觉发育的早期,即6-8岁之前,由于先天或后天视觉环境异常,进入眼内的光线刺激不够充分,就会剥夺人眼黄斑清晰成像的机会,导致视功能发育迟缓和低下。

用植物对比,就类似一棵植物不小心被遮住了一半不能晒到太阳,那这一半叶子很快就会干枯并且长不出新芽;这时,只有把植物完全放到阳光雨露中,才能恢复生机。

2、双眼相互作用异常

即双眼视觉输入的信息量不对等。如果一只眼睛由于屈光不正或者视觉功能障碍,传输给大脑的信息就是“模糊紊乱”的,会干扰大脑的工作,最终被大脑抑制,导致这只眼睛发生弱视。

这就类似“用进废退”理论。比如一个网球运动员,他惯用手是右手,久而久之,右手胳膊就会比左手粗、比左手更强壮,最终导致左手“用进废退”。

3.多种原因或不明原因

高度远视、近视、散光等屈光度数异常也会引起弱视。

弱视危害大,不会自愈

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性眼病,也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而且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自愈。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弱视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这会对患儿的视力造成终身性的视力低下,视力再也无法升上来。而且,患儿的视功能也会受到损害,如立体视。

除此之外,由于戴镜视力不良,将影响升学、就业及驾驶(双眼弱视无法考取驾照)。

家长如何及时发现弱视?

孩子在看电视时,要凑着电视看;

对一些彩色的东西,如颜色鲜艳的玩具不感兴趣;

遮盖住一只眼睛时,会拒绝、烦躁或哭闹。

治疗弱视的方法

别错过12岁之前这个黄金时期

人类视觉发育早期最为迅速,对外界刺激也最敏感。6-7岁前,被视为发育迅速期,在此期间,及时发现并治疗弱视,疗效较明显,是弱视治疗的最佳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视觉发育速度变得缓慢,传统上认为视觉可塑期在12岁以前,超过这个年龄视觉发育逐渐停止,在12岁以上弱视治疗是比较困难的。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十多岁(最晚17岁)才开始弱视治疗,也有一定程度的视力提高。但是,治疗越早,成功机会就越大。

1.屈光矫正(主要是戴眼镜)

弱视治愈后,少数患者的屈光度数变得正常或接近正常,则可以不戴镜。但是大部分弱视患者合并明显的屈光不正,即使弱视治愈,也需要终身戴镜。

特别提醒,因为弱视很多是高度远视引起的,应选择非球面、高折射率的镜片。远视镜为凸透镜,容易磨损,注意保护。

2.遮盖

双眼弱视严重程度不相同时,医生会嘱咐患儿遮盖好眼,一般一天遮盖2-6小时。

3.视觉训练

双眼视觉训练有助于弱视眼视力的提高。

弱视治愈的定义不能够仅停留在矫正视力正常上,同时还要争取提升弱视眼的对比敏感度、运动侦测灵敏度以及尽量恢复双眼三级视功能。

大量新研究表明,进行视觉训练不仅能够提升矫正视力,而且能够更好的提升对比敏感度以及双眼视功能,并可以有效减少弱视的复发概率。

4.手术治疗

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形觉剥夺性因素引起的弱视以手术治疗为主。

弱视治疗主要目的是提高矫正视力,不是为了不戴眼镜。

再次强调,弱视是发育性疾病,治疗效果与年龄密切相关,越小治疗效果越好,3岁以内为关键期,6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2岁后治疗效果不佳,成年后弱视治疗几乎无效。

因此,早发现和早治疗,非常重要

如果你也喜欢我

可以将我展示给你的亲朋好友

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

给更多的孩子带去“爱与光明”

门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ss/7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