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孩子近视,怎样干预才是真的有效

治好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index.html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目前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高中生近视率高达80.5%,其中10%是高度近视,更为严峻的是,近视人群越来越低龄化。

年的疫情使得孩子们只能在家上网课,近视率也大幅上涨,而今虽然恢复正常,但学习压力、电子产品、户外活动、用眼习惯等等因素仍然对孩子的视力发育影响极大,近视防控迫在眉睫。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到底怎么做才能有效预防孩子近视,哪些干预和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01人的眼睛为什么会近视?

人体眼睛的屈光系统主要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当外界的光线经过一系列屈光中间质屈折和调节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如其中某一部分发生病变或障碍,就不能正确成像。

人眼的屈光系统就像相机镜头,这几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如果发生了改变,就会影响眼睛的屈光状态,出现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其中晶状体和睫状肌,还影响眼睛的调节,可以将它们比作弹簧,如果弹簧出现了问题,也会影响屈光。

医学研究显示,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的孩子,患近视的风险率高达98%。从发病因素来看,导致近视的有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但遗传却不是绝对的,在现阶段,导致近视的主要因素还是环境因素(用眼因素)。

那么,了解一些近视形成的原理,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近视应该如何预防,如果已经近视了,怎么干预才能真的有效控制近视度数的增加。

02如何预防近视更有效?

3岁起建议屈光发育档案,每3-6个月定期检查一次视力,已经老生常谈了,除了定期监测和跟踪孩子视力发育,还有很多方法是做家长可以做、需要做的。

01每天2小时/每周14小时的户外活动

众所周知,成本最低廉却最有效的近视预防手段莫过于户外活动,而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的核心是光照,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在户外做什么,而是在户外有没有晒到太阳。每天累计2小时,不一定非得连续2小时待在户外,也不一定要每天踢2小时足球或者打2小时网球,哪怕只是在户外晒晒太阳发发呆,都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年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每日接受多巴胺注射的小鼠,眼轴增长、近视化速度显著变慢。这是因为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信号传导物质,本身可以抑制干扰眼轴增长的信号传导。

另外,有科学家发现,多巴胺可以增加眼内脉络膜的血供,增厚脉络膜层的厚度,从而延缓眼轴的增长。而大量实验研究发现,当我们长时间接受亮度充足的阳光照射后,眼内多巴胺含量会显著增加。

如果每周累计的户外活动时间能超过14小时,效果会更好。足量的户外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近距离用眼的近视化效应,即使是已经近视的孩子,每天充足的日间户外活动也能减缓眼轴的增长,延缓近视度数增加。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到室外去看绘本,借助自然光写字(注意,不是要孩子大中午的在强光下读写哦)。

研究发现,当环境光照度在lux以上时,近视防控就会有显著意义。当环境亮度在lux~lux以上,近视的进展速度又会下降一个台阶。虽然lux的照度在室内比较难实现,但在室外即使是多云或者阴天也很容易达到(晴天中午的阳光照度可达-00lux)。

户外的光照强度也会随天气,地理位置和海拔不同有很大差异。但无论怎样,户外都比室内的光照强度要高几十倍,即使是阴天,户外的光照强度也优于室内。所以,在合适的时间到户外,借助自然光和孩子一起看看书做做游戏,这也是联系亲子感情的好时候。

02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距离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不让一岁半以下的宝宝接触电子产品;2岁~5岁孩子每天不超过1小时;5岁以上的孩子同样不能松懈。

如果要看动画片,最好投到电视屏幕,保证合适的视屏距离。看平板的时间,2-5岁的幼儿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手机屏幕小,建议尽量不接触。

不建议使用投影,它虽然比电视大,但投影仪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机器分辨率参差不齐,如果用分辨率特别差的机器,反而容易视疲劳。而且投影仪还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屏蔽光线看屏幕对孩子的眼睛更不友好。另外如果一定要使用电子产品,除了屏幕大,最重要的还有距离要够远。看平板等电子产品距离不小于60cm,看电视的距离保持在3.5米以上。

-20-20原则

对于已经上学的大孩子,如果实在没办法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遵从“20-20-20”护眼法则,即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6米)远的地方至少20秒。

根据孩子的用眼情况,不一定要拘泥于20秒这个时间,可以适当增加远眺时间。

近视的发展和风险,与近距离(<20cm)的持续阅读时间(>45分钟)明显相关,而不是与近距离活动的总时间相关,因此孩子持续近距离用眼40分钟,尽量休息10分钟,保证眼睛得到充足的放松休息。

04正确的读写姿势

现在幼儿园都开始会让孩子写写画画,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读写姿势。为什么有的孩子两个眼睛屈光度不同(屈光参差),除了先天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和读写姿势有关系。

姿势不正确,孩子正处于发育过程中,会引起骨骼发育不良和立体视发育不良等问题,如斜眼看东西,高低肩,驼背等全身性问题。

导致近视并不是全赖学习或是电子产品,关键是孩子的姿势是否端正,尤其要纠正东倒西歪的用眼姿势,督促孩子做到3个“一”:眼离书本一尺(≥33厘米),胸离桌边一拳(6-8厘米),手指离笔尖一寸(约3厘米);不要躺着或侧卧着看书、看手机。

05合理饮食和充足的睡眠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哪种食物或者补充某种维生素可以预防近视,但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饮食均衡,不偏食,不挑食,少甜食,保持充足的睡眠,都是健康成长的基石。

睡眠不足可能从内分泌、神经、免疫等不同途径影响眼部,从而降低用眼舒适度,导致孩子视力下降。所以,在让孩子吃好、摄入营养的同时,睡好也同等重要。

??美国睡眠基金会推荐睡眠时长

03有效的近视干预手段有哪些?01方法一:角膜塑形术

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又称OK镜,采用特殊的几何设计,利用机械压力,使角膜发生合理的重新塑形,在晚上睡觉时戴在角膜前部,通过改变角膜表面弧度,暂时降低角膜中央屈光力,使视网膜成像在视网膜之前或之上,从而延缓眼轴增长的速度。

大量国内外研究显示,长期佩戴,就能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展,实现矫正近视、控制近视发展的目的。

对于近视的孩子而言,角膜塑形镜主要作用就是延缓近视发展速度,避免孩子发展成高度近视影响眼睛健康,但角膜塑形镜属于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是一种非手术矫正近视的方法,必须在有资质的机构和验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再者,角膜塑形镜有较强的医学属性,对眼睛条件和卫生要求比较严格,配戴的孩子一定要遵医嘱规范配戴,定期复查。

02方法二:多焦软镜

因为角膜塑形镜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配,一些孩子年龄较小,近视度数较高,角膜曲率又比较平坦,或无法配戴硬镜,这时候就可以试试看具有近视控制作用的多焦软镜。

以香港理工大学近视研究中心研发的蝶适DISC多焦软镜为例,它是一种能延缓近视加深的新型软性亲水接触镜。

这款多焦软镜是远用光度与正附加光度交替的同心圆设计,光学区采用9个同心圆设计,在提供清晰的中心视力的同时给予位于视网膜前方的近视性离焦,戴上镜片后,视网膜中央会产生清晰的影像,同时视网膜前方会出现离焦或模糊影像,将远视性离焦转变为正焦或近视性离焦状态,控制眼轴延长,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

不同于角膜塑形镜需要夜里配戴8~10小时,多焦软镜是日戴8~10小时,夜晚不用佩戴。日抛型的蝶适DISC多焦软镜用完即弃,既降低了眼部感染几率,避免药水敏感及沉积物问题,又省去了护理清洁镜片的步骤。

03方法三:离焦矫正术

研究发现,调节滞后是近视发生发展的初始动力,物像聚焦在视网膜之后,造成远视性离焦,动物实验证实,周边视网膜远视离焦可能进一步驱动眼轴增长,促进近视发展,而且周边离焦状态的影响远远大于中心,所以矫正周边远视性离焦可以抑制近视进展。

而离焦矫正术通过光学离焦手段,使进入眼睛的光线从聚焦在视网膜后转变为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或之上,达到控制近视发展的目的。根据不同的离焦矫正原理,离焦矫正术又分为近视离焦矫正和周边离焦矫正。

近视离焦矫正术

近视离焦矫正采用多区正向光学离焦设计,将数百个微型透镜分布在镜片光心周围的区域,光线透过每一个微型透镜均能形成近视离焦。

配戴近视离焦眼镜后,中心区域的物象投射在视网膜上,而周边离焦区域将周围物象投射在视网膜之前,干预并抑制眼轴拉长的趋势,阻止眼轴向后增长,使近视度数趋于稳定。

周边离焦矫正术

周边离焦矫正是采用“视网膜周边离焦管理”原理,确保中心部位的图像投射在视网膜上,周边部位投射到视网膜前方(或者之上),在提供清晰锐利的中心视力的同时,很好的延缓视网膜周边的远视性离焦,形成相对近视离焦,以减缓眼轴向后变长,从而延缓近视度数增长。

本书从视觉训练最初发展起笔,详细阐述视觉训练的生理和神经基础,以及学科发展中逐渐丰满的各项分类与康复范畴。各章节按照视觉训练分类详细阐述,整体条理清晰,从而试图使初学者易于学习和掌握。视觉训练相关观点定义清晰,无甚赘述,帮助各位读者答疑解惑并予以牢记运用。全书以视觉训练原理为导向,详尽阐明各种视觉康复针对性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为视光学和视觉康复工作者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视觉训练的原理与方法的定购方式: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zl/10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