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4个月,近视增加度ldqu

还是原来的教室,还是原来的座位,但黑板却变得模糊了;还是原来的眼镜框,还是原来的眼镜片,但看东西却变得吃力了……线下复课,新学期重启,医院眼科也随之成为了“五星级风景区”。

在上海交通大医院的门诊中,近期近视度数加深的小患儿络绎不绝,占比高达70-80%。有些孩子在这几个月里已经形成了~度的近视;有些本身已经近视的孩子,宅家4个月,近视度数竟然上升了-度。

医院眼科辜臻晟主任医师坦言,孩子们宅家时,长时间、近距离阅读,过多使用电子产品,读写姿势不良,室外活动大大减少,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都会导致视力下降。

今天(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国家卫健委昨天最新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中数据惊人: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

也就是说,如果让近视的“小眼镜”举手报数:幼儿园大班约有一成、小学有三成、初中有七成、高中高达八成!

辜臻晟主任特别提醒:青少年儿童护眼秘籍第一条——增加户外时间,这是目前唯一具有确切证据的预防近视的手段!而对于小宝贝来说,千万别把电子产品当作“哄娃神器”!

孩子成长中,近视危机四伏!

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随着孩子的一步步成长,近视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很多孩子都早早地戴上“小眼镜”。

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近视危机四伏。据辜臻晟主任介绍,青少年近视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原因:遗传相关的近视往往呈现家族性,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均表现有高度近视,而且不少孩子最终发展成轴性(眼轴延伸)的病理性近视;环境因素则包括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频繁使用电子产品,读写姿势不正确,阅读照明不合适,躺着看书等。另外,营养不均衡和挑食的孩子也容易近视。近视还与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一些先天性眼病关联。

威胁孩子视力的危险因素有很多:

1、电脑、平板、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使用不当;

2、学习负担过重,作业过多,用眼过度,没有适当休息缓解;

3、学习、阅读姿势不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过近;

4、户外运动过少,活动空间狭小,看绿色景物不足;

5、强弱光下读写;

6、摇摆阅读,如弹琴等;

7、部分先天性的斜视等;

8、眼部外伤也是威胁孩子视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少吃糖,多做户外活动!

预防近视秘籍中的第一条就是增加户外时间。据辜臻晟主任透露,这是目前唯一具有确切证据的预防近视的手段!“目”浴阳光,接触自然光线,是对眼睛最好的放松调节。每天户外时间保持2小时以上,除了到室外或操场上,在窗边、阳台或庭院内接受自然光照是最有效的防控近视手段。

增加户外运动?似乎有点难!当学习压力较大、室外活动较少的情况下,为了预防近视或减缓近视的发生应连续用眼30-40分钟后,适当休息5-10分钟,休息可以选择闭目养神或者眺望远处和绿色景物,也可以选择做眼保健操。同时,读写姿势注意“一拳一尺一寸”法则,胸前与桌子间隔一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握笔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远。除了读写,弹钢琴、小提琴等近距离用眼的活动也要控制好时间。最重要的是避免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专家指出,为了预防近视,饮食上要保持均衡,千万不能挑食,避免高糖、高蛋白和高脂肪饮食。近年有研究表明,高糖、高蛋白及某些微量因素缺乏和近视眼的形成可能有关。有研究发现发展成为近视眼的儿童在能量摄入、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和C、磷、铁和胆固醇等均显著低于未发展成近视眼组儿童,所以要注意这些营养素的适当补充。

近视从本质上而言并无法“逆转”。简单来说,近视的发生就是眼轴被拉长了。目前,并没有方法,让被拉长的眼轴缩短。因此,延缓近视发展的进程也很关键。

据辜臻晟主任介绍,可以选用睫状肌麻痹剂,缓解调节性近视,如0.01%阿托品、消旋山莨菪碱和托吡卡胺等滴眼液,每晚临睡前滴一次。当然,近年来逐步被大众熟知并接受的OK镜和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也能一定程度延缓近视的进程,但佩戴时应注意预防角膜损伤和感染。

不能做眼保健操,闭目养神也可以!

在校园环境中如何预防近视?特别是防疫特殊时期,不能做手碰触脸部的眼保健操,又该如何休息眼睛?

专家指出,教室照明应充分,避免过暗和反光;学生的课桌和座椅高度调整要适当;定期调换学生坐位,避免某一方向形成固视。

不能做眼保健操,课间也可以选择走近窗台,眺望远处,尤其是绿色景物。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在操场上进行一些适当的对抗游戏(如足球、篮球、排球和羽毛球等)。如果确实条件不允许,一定时间的闭目养神也是可取的。

辜臻晟主任特别提醒,如果需要使用电子屏幕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稍用力闭眼、睁眼,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放松眼睛。

别把电子产品当作“哄娃神器”

其实,近视的形成速度非常快,小年龄段宝宝的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婴幼儿来说,视觉发育尚未成熟,看电子产品时快速变化的图像,强烈的光线,以及长时间的聚焦,都会导致视觉疲劳,增加眼部疾病的风险。

专家指出,2岁前的婴幼儿尽量不接触电子产品;2岁后的婴幼儿要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每天40~60分钟为宜,分2~3次进行,尽量选择观看高质量的内容。在观看时,父母要尽量陪同,增加和孩子的交流互动,切不能把看电子产品当作“哄娃神器”。

小宝贝视力过早达到1.0,要警惕

婴幼儿的眼睛大多处于生理性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发育,眼睛才逐渐向正视化或近视化漂移。所以,婴幼儿的视力大多低于1.0,有其自身的年龄生理视力,如3岁儿童视力为0.5左右,4岁为0.6,5岁为0.8~1.0。如幼儿园检查视力不到1.0,不一定就是近视,只要视力处于年龄生理范围之内,屈光度也为相应的远视状态就不必担心。

有研究表明,在近视发生前,眼部的参数就已经发生了快速改变。眼轴增长会领先于近视发生,检查时若发现眼轴增长过快,或者婴幼儿的视力过早达到1.0,或者年龄相关生理性远视储备过早消失都要警惕近视的发生,尽早发现,尽早防控。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远视力下降,看电视离的很近,经常眯眼或斜眼视物,喜欢揉眼睛有视觉疲劳的症状,医院检查。

5岁以上儿童,应定期检查视力

预防孩子近视,定期检查也很重要。

对于有近视风险的儿童,家长医院检查眼睛,除了视力、电脑验光外,还要检查角膜曲率、眼轴长度等参数,必要时进行散瞳验光。

5岁以上的孩子,应半年检查一次视力。

针对学龄前孩子,可以在每年寒暑假,医院验光。若孩子超过12岁,近视进展不明显,半年复查一次,遵医嘱规范验光即可。

彩蛋来啦!闵行区平阳小学——有趣的护眼操

“眼睛一霎老母鸡变鸭;眼睛白白近视眼看勿出;翎子一甩统统侪接着;保护视力要想办法。”

听!熟悉的童谣唱响在平阳的校园里,看,同学们伴随着音乐做起好玩的“眼操”,保护眼睛没商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bingx.com/jszl/4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