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绿标,听语音更完整
双睛近觑是生来,不是生来却祸胎,
真火不明真气弱,真阴一点亦危哉。
瞳神远见足元阳,视短孤阴自葆光,
断莫春江明月夜,又随人宿载花航。
——黄庭镜《目经大成》近视是现在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低龄化。由于可以佩戴眼镜解决,很多人对于近视的成因并不知情,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佩戴的度数也是越来越深。
这两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近视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何从根源上解决近视?
1、自古就有的近视
近视这个疾病,自古就有。
《诸病源侯论》里形容“目不能远视”。
《证治准绳》里的名叫:能近怯远症。
《目经大成》说,“此症目禀赋无恙。忽尔只见近,而不见远者也。甚则子立身边,问为谁氏。”
历代医家有的虽然没有用“近视”这个称呼,但是形象地描述了近视的特点,那近视的成因是什么呢?
2、近视成因,治因才治本
中医百家争鸣,对于同样的疾病,同样的症状,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关于近视,虽然历代的名称不同,但是对于疾病的看法和治法,却出奇地统一,基本都是:
“阳气不足则阴有余,阳为阴侵,光华不能发越于远,故视远模糊。阴有余,则能拘敛视近,故视近清晰。”
就是说阳气是发散的,因为阳气亏散得太厉害,所以看不到远处。而阳衰以后阴就盛了,阴的特点是收敛的,所以你看近的东西的时候就比较清楚。所以说阳气不足是近视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不少家长在给孩子治疗近视的过程中会有困惑:为什么所有治疗近视的方法不管中医还是西医的,在刚用上的时候还可以,但是只要一间断,视力就很容易再回去?其实这个问题就出在,你只是在单纯地治疗这一个症状,而没有去想这个症状的根源。
对于治疗近视而言,大家应该把精力集中在“阳气不足”这点上。帮助孩子恢复阳气,才是根本的治疗。
3、小儿阳气不足的表现
第一点,脾胃虚弱,这是最多的。
脾胃虚弱,表现在舌象上,多没有舌苔或者舌苔非常厚腻,两边有严重的齿痕,中间也有很大的裂痕。
身体,要不非常虚胖,要不非常瘦。
饮食上,表现容易饿,但吃饭又容易积食。
大便上,大便不好,可能大便干,可能很多天才大便一次。这里要强调下,阳气不足的便秘,千万不要给孩子用泻下的药物,容易损伤到孩子的阳气,尤其是脾胃的阳气,从而使便秘越来越严重。
第二点,抵抗力低下。
“阳气卫外者也”,阳气就和卫士一样,当孩子阳气很弱的时候,没法去抵抗天地的变化,或者抵抗病邪,就会出现人们经常说的免疫力低的这种现象。只要周围有人感冒,这孩子就会感冒。就是有什么风吹草动,这孩子都会得病,这根源还在于阳气弱。
第三点,发育迟缓、肢体疼痛。
现在很多小孩儿不长个儿,并且非常瘦弱。他通常会有前面说的脾胃差,易积食,并且容易感冒的特点。还会时不时地说,腿疼啊,膝盖疼或者肚子疼,胳膊疼,或者胸口闷,医院检查又没毛病,说生长痛。这其实和阳气升发不利有关系。
这时千万不要给孩子盲目地去补些维生素、钙之类的东西。如果孩子的这种疼痛是因为阳气不足,脾胃弱造成,你吃下这些药,这个效果并不会太好,反而会更加影响脾胃的运化,更容易出问题。
第四点,情志不稳定,容易受惊吓
“阳气者,精则养神”,阳气对于人的精神安定特别重要。用白话来讲,孩子是纯阳之体,应该正能量很足,看所有东西都应该看到的是它积极的一面。
但是纵观现在很多孩子,情绪不稳定,经常情绪低落,容易郁闷,很不开心。看东西太过于消极了,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