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大家眼科问题留言的时候,发现很多问某些产品到底有没有用,这个我在采访的时候,专门医院眼科视光学中心石梦海主任,发现有的是真科学,而有的,可能就是个坑。所以今天,罗罗先来给大家拔拔草,讲讲有哪些坑一定要绕开,护好自己的钱袋子事小,别让孩子受罪还错过了最佳时间才是最关键的。
近视谣言1:眼药水能日常用眼药水应该算是花费最少的护眼产品了。到底能不能起到作用,或者能不能天天用呢?前几年还刮了好大“日本眼药水”的风。其实花费多少,做父母的为了孩子的眼睛,这真的不是考虑的首要因素,管用才是最关键的。那这小小一瓶眼药水,到底有没有用呢?
在年新闻里就报道了日本畅销的眼药水因为含有处方药成分在加拿大被禁售。
网红眼药水我们只看到卖家宣传眼药水的功效,但对于成分和副作用都不了解。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严重的副作用,导致严重的后果。每种眼药水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都不一样,所以眼药水不能作为日常的保健品使用。
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种“人工泪液”,针对的是眼睛干涩这种症状,并不能起到治疗近视或其他眼病的作用。眼药水一定要在医生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近视谣言2:治疗仪能治疗近视如果眼药水的种类是五花八门,那护眼仪治疗仪的品牌更是不胜枚举,甚至每年还有各种排行榜,也不知道这些排行榜的上榜标准是什么。这些动辄就成百上千的仪器到底有没有用,当然那些什么抗疲劳缓解黑眼圈的就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了,我们来说说那些打着“矫正各种视力问题”旗号的的“治疗仪(护眼仪)”。
如果说眼药水要分情况,遵医嘱。那护眼仪除了能缓解视疲劳,其他矫正各种视力问题都可以说是在吹~牛~就拿某宝上卖的最多的治疗近视仪器来说,首先近视主要是眼轴长长造成的。难道这治疗仪通过按摩就能让长长的眼轴变短?这根本就是车沟里翻船——不可能的事!我们采访的石梦海主任很幽默地说:“目前没有任何手段能治疗近视,所有屈光问题都只能是矫正。你一个仪器就能治疗,那激光手术的发明者不要面子的嘛”。
那从家长的角度讲如何鉴别这些仪器的真伪呢?其实无论是药品还是医疗器械,在上市前,厂家会按照药监局的要求组织多中心的大型临床试验,对于一些新药甚至要进行总共四期的临床试验。最后对有效性、安全性和副作用等做一个详细的评价。从医疗的角度讲,这是一个循证的过程,任何医疗方法被大规模用于治疗前需要有客观的证据证明其有效并且安全。市面上绝大多数的近视治疗仪器都没有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也就是说这些仪器要么是从未进行过任何临床试验,要么是曾经做过临床试验但是安全性或有效性不符合标准而未获得审批。
那这种产品要不要用,我们认为,用在孩子身上,可能比当小白鼠还危险,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医生指导和监控,也没有人能给你一个准确的评价,更没有人为你的治疗风险保驾护航。
近视谣言3:视力也能通过训练来恢复打开浏览器搜索,会发现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视力训练机构(中心)。在微博上,有留言说孩子每周都要去上视力训练课,说是可以提高裸眼视力,摘掉眼镜,也可以降低散光。
其实我在带着问题去问石梦海主任的时候,并没有强调这个问题里的“可以提高裸眼视力”,只是问这种训练结构(课)到底是不是能起到作用。而专家在回答我的时候,一针见血的点出“很多训练机构,都是用裸眼视力来误导大家”。其实裸眼视力是一个不靠谱的指标。裸眼视力只是检测视功能的指标之一,更重要的是屈光状态是否朝着好的方面去发展。单纯的靠着物理训练是无法改善屈光状态的。绝大多数的视力训练机构没有把这个关键问题告知客户,甚至直接隐瞒这个信息(甚至有的训练机构的所谓的工作人员自己都稀里糊涂,根本不懂这些专业知识),转而引导客户错误的以为,只要裸眼视力提高,孩子的近视(或者其他视力问题)就好转了。
很多视力训练机构都是让患者每天或者经常性的注视细小目标,由远至近由近至远,使其大脑产生记忆作用。每当用视力表检测视力时,都是让患者慢慢看,大家想想,一张视力表,经常看,反复看,甚至天天看,孩子就是背也背会了,还用得着“测”吗?这怎么能是裸眼视力“提升”了。
除了视力测试的问题外,裸眼视力确实可以通过训练得到一定程度提高,这是由于大脑对模糊图像的辨认暂时提高了,但是这种裸眼视力提高了的假象会掩盖孩子近视的不断加深。应该有很多带孩子进行这种训练的家长有这种体会,刚开始“效果很好”,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停了一个月,孩子视力突然下降很多,到医院检一看孩子近视度数已经很高了。往往到这个时候还有部分家长以为孩子是因为停了那一个月的训练所以度数涨了很多,殊不知孩子的近视度数从训练开始就已经在裸眼视力提高的外衣下高速增长了。
另外,大家回想一下或者观察一下,当一个是近视患者在不佩戴近视镜的情况下,想要看清视力表或者细小事物,会用什么办法呢?可能很多人会不由自主的“眯眼睛”。如果让一个近视度的孩子,天天练,眯着眼睛看视力表,有一天也许能看到1.0那个位置,可他的视力是不是真的变好了呢?
眯眼睛其实是一个上下挤压角膜的状态。眯的越很,角膜就被挤压的越扁,形成散光。而且眯眼是把视网膜周边遮盖了,这样会导致近视度数增长更快。长期眯眼睛看事物,会导致眼部肌肉的疲劳、紧张,这也会是眼睛近视度数加深的更快。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其实危害很大。
可是因为孩子在训练中心做所谓的视力康复训练,让家长忽视了近视加深的关键问题,甚至错过了最佳的防控时间,最后可能裸眼视力看似提升了,但近视度数却急剧加深。
再来看一个更可怕的结果。搜索引擎上搜“视力训练中心被查封”,我们可以看到有关于各地视力训练中心被查封的新闻一直络绎不绝。为什么不仅屡禁不止,还有不少家长被坑呢?为了吸引客户,这些机构夸大宣传,宣称多少天摘掉眼镜、根治近视、绝不反弹等,更有甚者采取签约承诺方式吸引客户。他们抓住了家长急迫的心态,同时又用无效退款的诱饵来吸引家长试一试。可是,很多人忘了,钱虽然没损失什么,可孩子被当了小白鼠,这其中的安全问题和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谁来买单。
央视不止一次曝光过,上万冤枉钱却治不好孩子近视。
很多黑心商家通过短期培训就能上岗。
7天就上岗听过吗?
“前期有7天的培训,用7天时间把技术学会,后期包括如何引导顾客,如何维护老顾客,都有相关的文件和相关的培训。”
那些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学的是怎么把手上的康复训练卖给顾客,而不是技术。
好几家康复中心的老板都说,“员工无需背景资质。”
有些大型的近视康复机构,一边把加盟店当韭菜,一边把家长跟孩子当韭菜。
只要有生意上门了,先赚到钱就行,等家长反应过来再卷钱跑路。
这些暗访内容实在让人瞠目结舌,很多人都觉得眼镜害人,孩子近视什么的,只要矫正一下就好。可你要是信了,就真的是在坑自己,也坑了孩子,因为这些黑心商家根本没弄懂近视是什么概念。如果“近视眼”这个世界性的难题都被店家解决了,下一次诺贝尔医学奖就颁给他们得了。所以这个坑,我一定要帮大家避开!
近视谣言4:按摩推拿和针灸先说一下,我并不是中医黑。因为我是那种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性格,所以像中医、易经这种很新奇的知识,我大学还专门修了选修课来了解。但因为没了解得多深入,我对自己不够懂的东西都不敢随便发表看法,所以咱公号这几年也很少涉及中医内容。
但因为微博有不少留言提到孩子尝试了中药、按摩、针灸等各种中医方法,甚至有人说自己孩子近视治好了。所以在对石梦海主任采访时,就专门讨论了一下中医能不能治疗近视这问题。我们认为说自己孩子近视治好了的朋友,应该也是真诚的,只是她可能一开始就没弄明白还是到底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近视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两种。真性近视主要是眼轴长长造成的。发育中的孩子,所有器官都是在长大。让一个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眼轴停止生长或者缩短,目前的医疗手段这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而且治疗近视,一定是眼轴缩短了才叫治疗近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一直说近视一旦发生是不可逆的。因为人的眼睛一旦发生了真性近视之后就是发生了结构的改变。针灸、按摩、中药这些措施都不可能使真性近视到达不近视的状态。
而且国内某中医药大学曾经面向社会发了一个公告,目前社会上很多机构打着中医旗号治疗近视,作为一所专业的中医药院校声明,中医对近视没有成熟的控制近视的方法(更不要提治疗了)。
不过作为几千年来祖先们依靠这种医疗治病养生,能传承到现在,应该也有它的科学性,更何况万一真的管用,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不更是福音么。所以有些大学和医疗机构也在用中医的方法控制近视,不过他们是在做临床研究。什么叫临床研究,就是要探索和证实某种治疗方法到底有没有用。也许未来有一天能有新的新的发现呢。
近视谣言5:蓝光眼镜可以预防近视被商家贴上“抗疲劳防辐射”标签的防蓝光眼镜,近几年也是很受妈妈们追捧。尤其是疫情后网课的盛行,连3岁孩子的妈妈都在后台问我团不团蓝光眼镜。相关数据显示,年2-4月的“防蓝光眼镜”的搜索指数创下以来的最高纪录。可谓是疫情期间的王牌流量产品了。
搜索一下某电商平台的儿童防蓝光眼镜,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从国产到进口,真是多种多样。不过今年的揭秘了蓝光眼镜背后的秘密,算是终于官方盖章整明这真的是“伪科学”产品。
中消协曾发布的一份配装眼镜比较试验报告显示,一款所谓的“防蓝光镜片”在进行比较试验时被发现蓝光性能超标;武汉市质监局也曾公布对防蓝光眼镜片实施风险监测的抽检结果,在标识为“防蓝光眼镜”的30批次被检样品中,有一半没有防蓝光效果。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对电商平台32家企业销售的49个品牌72批次防蓝光眼镜进行了监督抽查,经检测发现有1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检出率为26.4%。另外,还发现8批次产品无产品名称、厂名厂址,涉嫌“三无”。
先不说质量问题,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这大家都知道,同样蓝光对视网膜造成伤害也和剂量有关,只有在长时间、高强度的照射下,蓝光才有可能造成视网膜的伤害。同时,医学界认为蓝光对人类眼睛的主要伤害可能是眼底黄斑病变而不是近视,目前也没有蓝光会导致近视的直接证据,因此家长不必过分担忧所谓的蓝光危害。蓝光不是造成近视的原因,那么所谓防蓝光产品预防近视,显然缺乏科学依据。如果选购不当,反而容易给孩子的眼睛带来伤害。有些产品完全屏蔽了蓝光造成过度防护,而这些镜片大多带有颜色,也会造成一定的色偏,在使用时反而容易加剧视觉疲劳。关于各种仪器是否有用,有个简单的办法,大家可以参考:市面上的医院。从商业角度讲,到医院销售,是不是比他们自己推广更好,那医院为什么没有采用?医院,为什么不用这些东西去给孩子控制近视。所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不要随便把自己孩子当小白鼠。
感谢石梦海主任花了几个小时接受采访,他说,现在每天坐诊,看着孩子近视的低龄化越来越严重,他们也很着急,很希望能够把正确的科普传递给更多的人,更多孩子能够晚戴甚至不戴眼镜。我想这就是一个医者的仁心吧。采访素材整理出来了两万多字,先帮大家省省钱,后面会从近视,散光、远视几方面,来回答那些大家很关心的问题。斜视和飞秒等问题,是其他专业科室的,需要采访其他专家来能更专业的解答。让我先把现有内容分享完。医院医院对咱公号的支持,不但可以采访到省内最好的专家,医院的再次审核,确保给大家的科普都是正确的。
本来这篇是应该昨天发的,医院的书记要进行最后一关的审核内容,而他白天全天坐诊,到晚上下班才有时间仔细看文。所以昨天咱发了关于性教育的书单《现在孩子太早熟!建议用这份“性教育书单”来早些和孩子开口谈性》,有人说孩子爸爸不让跟孩子聊这些,但还是建议大家更与时俱进的了解一下这个时代吧,性教育不羞耻,而不教育才可怕,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
ReadMore左撇子到底要不要干涉?发现小七左利手后,我纠结了好久只完成学校那点儿作业,就想让孩子学业优秀?别开玩笑了!错题机和错题整理APP,最客观的横评在这里。育儿干货I好物分享I诚意满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